文/怀左

《千与千寻》再一次上映时,我去电影院看了,还是熟悉的画面,但感受已经有了很多不同。已近而立之年的我,对于成长这一话题,有了和此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探讨“轻与重”这样的一个话题,他提到,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以前我看不懂这句话,如今看来,负重前行原来就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常态,带着压力前行的我们,活得其实也愈发真实。

有人说,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但其实经典的动画片,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经历过,所以更懂得,成长过,而后真正明白了珍惜的含义。

影像世界转动之余,闪闪发光的是里面的人性。

可以说,在电影《千与千寻》中,贯彻始终的一个主题是“成长”。一个平凡的毫不起眼的女孩,最开始无精打采甚至有点让人生厌,在一系列奇妙境遇之后,完成了属于她自己的蜕变。

所有的成长,都在路上。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为大家解析主人公千寻的成长历程。

一、离开父母,步入社会,这是千寻成长的第一步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说:“仅一夜之间,我心竟判若两人。”

同样在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最开始出场时的状态是这样的:无精打采,躺在汽车后座上,身旁放着离别时同学送的花,百无聊赖,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宫崎骏动画中的其他主人公,大部分出场时是勇敢而坚毅的,但千寻不同,她出场时普通而怯懦,爱哭爱撒娇,在父母因为贪吃献给神灵的食物而变成猪时,她吓得惊慌失措。

这是千寻不同于其他主人公的一面,也是她显得更真实更切近现实中的我们的一面。

联系实际生活,在脱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之前的我们,也是如此这般的状态,虽然电影并没有具体交代千寻父母是如何对待她的,但从汤婆婆对巨婴的抚养情况来看,应该也大致无二。

父母宠爱、包庇过度,因此千寻在此前根本没有独立的自我。在十多岁的年龄中,她本应该像《龙猫》中的小月一样,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天真无邪,但她在去到灵异世界之前,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但她有着最本真的善良,未经允许,不要动别人的东西。这个道理千寻懂,从一开始,她就显示了善良。这是她开始成长的第一步,是一个标志。她很胆小,不敢踏上前往未知的路,但看了看变成了猪的父母,硬着头皮上路了。

因为有一种东西,叫责任。

1、我们总要学着与父母告别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没有办法陪伴我们一辈子,而真正的成长,都是从我们逐渐独立开始的。在《千与千寻》最开始的一个镜头中,千寻因为花蔫有些许不满,她妈妈和她说了一句话“你要乖一点,爸爸妈妈今天很忙。”

从妈妈的语气可以判断出,他们平时对千寻是非常宠爱的。后座满满的东西,四驱的奥迪汽车,他们家条件优越,又只有千寻这样一个孩子。

所以当父母变成猪,没有办法再照料千寻,甚至需要千寻来救他们时,就这样,千寻被动开始了她走向成长的第一步。

有责任,有使命,带点被动,但又不得不去做。

在动物世界中,老鹰就会把小鹰带到一片悬崖上,还未等小鹰站稳便一下子把它推下去。小鹰为了生存,只好拼命地扇动翅膀。可是小鹰总是飞出不愿,就跌到山涧里。老鹰便将它们抓上来,重新进行练习。就这样,小鹰在吃尽苦头后,终于学会了自由自在的飞翔。

千寻成长的第一步,也如此这般。

2、我们要学着与他人建立联系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yc/1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