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吃中药
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是拒绝中药的。中医中药作为一个敏感话题,往往导致亲友反目、朋友绝交。作为全宇宙最讲道理的人我还是想谈谈我为什么不吃中药。 1、我们谈论的中医西医到底是什么? 文字作为工具是传递信息的,但工具本身的使用不当却会扭曲信息。“中医”、“西医”区别不在于“中”、“西”,而在于“新”“旧”“古代医学”“现代医学”。 从神农尝百草到大清亡了之间的数千年是不存在中医概念的,因为人们只有一个认识,那就是治病救人的是“医”。而我们都知道这数千年就是“古代”,这个“医”就是“古代医学”。而“中医”相传是民国政府为了管理当时旧医而起的名字。现代科学比古代科学严谨,现代比古代发达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而“西”比“中”好那一定会刺痛很多人的民族玻璃心。我五千年泱泱中华比不过你几百年前还在茹毛饮血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不存在的!中西医的对立倘若真源于此,民国政府请接一大锅。 在当下的时代,你是否会将“物理”“化学”“数学”归于“西学”?如果不会,那么“现代医学”作为同样追寻物质世界真理的一门现代科学当真不应该用“西医”来概括。 2、中西医的方法论 “瑞雪兆丰年”“酸男辣女”,归纳是古人用来解释世界的基本方法,这些经验带来的结果对于古人的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杀牛之后就下雨了,怀孕的时候一直喝醋生了个男孩这其中到底是因果的关系还是时间的顺序?“治疗”与“康复”之间也是如此。你吃了药,病好了。真的是药的作用么?还是说无论你吃不吃药这个病都会自愈?除了你病好与吃药之间的时间顺序,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从“神农尝百草”的描述就应该能够想到归纳法在中医的普遍应用。其中哪些归纳是准确的因果关系,哪些仅仅是时间顺序上的偶然?不得而知。 而“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之一,采用的是科学的探究方法,也就是大家在初中就学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而“现代医学”在探究治疗与康复之间因果关系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简称“双盲试验”。这是自学课题请同学们自行百度。 3、中医中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那么五千年流传的中医当真一无是处么?当然不是,这就牵扯到一个重要的主张“废医验药”。“中医理论”作为“古代医学”和中古世纪的西方巫医没有本质区别。而“中药”作为古人的经验结果,有错的也有对的,就应该通过“双盲测试”去芜存菁。凡是通过的就是有疗效的好药,而那些治疗效果不明,毒副作用不明,不能通过“双盲试验”的中药,除非想给自己来一个肝衰肾衰(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肝肾代谢,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肝肾毒性),我不知道除了废除掉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中药与西药的差别不是中西差别,不是草药与人工合成药的差别,是通没通过“双盲试验”。 PS:迄今为止暂时没有一个中药制剂通过“双盲试验”,一个简单的可以验证中药疗效的试验,你们猜猜中药企业为什么不去做? 4、屠呦呦和青蒿素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心疼屠女士两分钟,每一次争论都被中医粉拿出来精神自嗨。这里我还是要说青蒿素的诞生是完完全全“现代医学”的胜利,和水杨树皮提取“阿司匹林”、金鸡纳树提取“奎宁”没有本质区别。当然你要非说“阿司匹林”也是中药,那么你开心就好。 今天的道理就讲到这儿吧,最后送大家一份有毒中药的列表。 药监局警示过毒性或副作用的中药 来源:雪球作者:黄建平 做个雷锋吧,把药监局公开警示过毒性或副作用的部分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列出来(只列了部分,不是全部),包括药监局发布的原文链接,请记住一点,中药的毒性可能很大,并不是天然产物就没有毒性,可以随便试试,这是个彻底错误的认识,后果可能很严重。 (1)28种毒性药材:砒石(红砒、白砒) 砒霜 水银 生马前子 生川乌 生草乌 生白附子 生附子 生半夏 生南星 生巴豆 斑蝥 青娘虫 红娘虫 生甘遂 生狼毒 生藤黄 生千金子 生天仙子 闹阳花 雪上一枝蒿 红升丹 白降丹 蟾酥 洋金花 红粉 轻粉 雄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qg/1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惊有钱男人竟喜欢女人这样简直匪夷所思
- 下一篇文章: 千金不换准提法唐密仪轨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