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观世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悲心恳切,觉照圆明,寻声救苦,随类应现,并与娑婆世界因缘最深的菩萨。 在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诸多经里都有诸佛赞叹观世音的影子,众人最熟悉大悲咒,心经,很多人都会背誦,更多信众把上天竺法喜寺,视为观音道场。对观世音菩萨信仰,更深更浓,可以说,人人口念阿弥陀,心心都是观世音。 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千手千眼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众生的、声音、的菩萨。 观世音菩萨,随机说法的妙音,由于常以妙智,观照世间、苦恼众生、持名之音,即寻声救苦,很多信众,常念观音圣号,对于众生的苦恼,和生死厄难,都有感应和解脱,常以慈悲的心,能令众生皆福德积聚。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以清净无垢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能得清净。 菩萨更以清净法身,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现三十二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显化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迷途知悟。 在《楞严经·耳根圆通章》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音名号。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 普门品中: 若有女人,想要求生男孩,只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可以生下一个具备福德智慧的男儿。设想求生女孩,就可以生下一个品行端正,相貌美丽的女儿,这都是由于她前世所培植福德的根本,故得广受众人的爱慕与恭敬。 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 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 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bm/9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