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s://m-mip.39.net/fk/mipso_5792156.html
还记得年年初刷爆了江门人的朋友圈的这两大评选活动吗?↓↓↓如今,江门市十大“网红乡村”、十大“基层网红”评选活动投票环节已结束,此次活动共有8.3万人次参与投票,累计投票数逾12万~经过统计每个入围名单的投票得分、推荐材料得分与专家评分,按照投票得分、推荐材料得分、专家评分的比重为2:4:4的标准,我们计算出了各入围名单的最终得分,并把最终得分排前十名的列入候选名单!

年江门市十大

“网红乡村”候选名单

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

江海区江南街道横坑村

新会区睦州镇石板沙村

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

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

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

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

台山市水步镇草坪村

蓬江区棠下镇良溪古村

(滑动查看详情)

01

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

蓝田村委会位于恩平市横陂镇南部,距横陂圩镇15公里。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横陂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蓝田村制定高质量建设发展规划,根据“两园、三廊、五区”生态空间格局规划,确定以岭南水乡、沿海渔民文化特色思路,以传统文化为蓝田村乡村振兴植入灵魂,充分利用村民捐赠的青砖、石桥、鹅卵石等冷色调的灰色石材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作为基本法则,用好本地的环境优势,尽量保护老房子、古巷道、古城墙、古碉楼,能改少拆,能用不毁,保留原貌和风格。改造闲置土坯房,建成让村民可以坐下来喝茶、下棋的小亭子。污水处理池、沙井口、垃圾收集点化身为观景台和有特色的景点。牛栏旧房变身富有诗意的咖啡室。依托现有5棵古榕树,新建“蓝田古树公园”,对村落榕树挂牌保护,将脏乱差的池塘变成了鱼翔浅底、戏水泛舟的美丽公园。蓝田村以青蟹养殖基地、古树公园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一跃成为恩平市乡村游网红目的地,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02

江海区江南街道横坑村

横坑村,位于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街道北部。自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对横坑村实施微改造工程,按照该村临近白水带旅游资源丰富的位置特点,决定对多栋房屋建筑外立面进行粉刷,七彩颜色点缀其中,村庄变身童话世界。年以来,横坑村结合周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长期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趁着这东风,横坑村及周边潮流文创店、网红咖啡屋、特色小食店、创意摄影工作室逐渐增多,游客既可以感受绚丽色彩的魅力,亦可以探寻自然的味道,还可以打卡潮流网红点。横坑村周边建成白水带风景区、江海云道、儿童公园、江门演艺中心、釜山公园、白水带体育公园等多个亲子、休闲、体育、旅游公共设施,每逢节假日游客不断,多个停车位供不应求,成为有持续热度的网红点。03

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村

石板沙位于新会区睦洲镇,是千里西江下游的一个江心小岛,毗邻中山、珠海。相传以前由于江心上有一块石板状的礁石阻挡水流,形成泥沙沉积,经历多年淤积成岛。村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下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户,村民人,常住人口约0人,暂住人口近百人。村民以前是以打鱼为生的水上人家(俗称“疍家”),由于西江水产资源日渐枯竭,大部分居民已转型上岸,主要从事种养业。因此,本地盛产对虾、塘鱼、莲藕、马蹄、茨菇。近年,乘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石板沙独特的水乡疍家文化和鲜美的河鲜美食吸引了大批游人,从而也带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石板沙围绕“一岛一村一世界”主题,成功创建为3A国家旅游景区。近年来,石板沙投入近万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同时,盘活石板沙渔耕文化,以石板沙中心河为核心,注入疍家文化元素,打造一条疍家文化街,体现疍家人渔耕文化。石板沙乡村旅游活动焕发新活力,让游客感受到地道的疍家“乡愁”,成为江门市乡村旅游当红的“微度假”目的地。04

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

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历来以种植优质水稻、蔬菜、果蔗、柑桔而闻名,产出的“礼乐甘蔗”更是享誉全国。近年来,英南村开展社区公园片区、居住片区、田园乡村示范田片区的整合建设,以及环绕三大片区的边线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自然人文景观的营造。更邀请艺术家对英南村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七彩南堡”人文乡村风景区。走进英南村,游客仿佛走进七彩的童话乡村,一步一景,让人赞叹。年,英南村大力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先后建成三大乡村旅游项目:都市农业生态公园、长廊生态园、秾稼生态园。三大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研学拓展、农业种植等方面形成较强的互补作用,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今后,随着三大类旅游项目的逐步完善,游客人数必将不断增加,成为江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旅游特色村之一。05

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

强亚村位于开平市塘口镇中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所在地,下辖自力村、庙边村、岐岭村、祖宅村、广陵村、水龙村、上塘村7条自然村,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强亚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全域旅游有机结合,整合旅游资源谋发展,抓党建促发展,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一个个地标性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远近驰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村民回归、侨心回归、乡村兴旺。强亚村委会下辖的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与周边水塘、稻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生动的农耕水墨画。碉楼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06

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

五丰村是海宴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台山市西南部,东接鸡笼山、南临南海,与上下川岛隔海相望,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五丰村很小,只有1.9平方公里;五丰村也很“大’”,有“小小联合国”之称。这条建于年的村庄,原来是东南亚撤侨安置村,居住着印尼、越南、缅甸、印度、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斯里兰卡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旅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东南亚文化风情;品尝到别具一格的东南亚美食,如越南春卷、马来西亚炸鸡、印尼焖蟹、印尼斑斓卷;还可以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各国民族服饰和工艺品、水果。07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

来苏村位于鹤山市共和镇东北部,距镇中心3公里,省道线和南来公路于村中交汇,户籍人口约人,素有“千年钟氏村”之称,曾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来苏村以打造“村民生活富裕,村庄美化宜居”为目标,不断升级改造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本村庄人居环境,丰富村民的文体健康活动。按照全国文明村镇的创建标准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家园,获得丰硕的创建成果。08

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

近年来,新会区大鳌镇创新发展思路,整合“美食+生态+疍家风情”丰富资源,提出“健康旅游岛”的发展目标,大鳌镇东风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样板和示范。东风村抢抓机遇,先后投入多万元进行软硬件建设,水乡特色墙绘、复古水车、河岸霓虹等为“美丽东风”增添无限魅力。如今的东风村,拥有美食、花海、水乡婚俗等“卖点”,三届大鳌美食节的成功举办,更是让村内的东风生态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东风村通过竞评,成为新会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区、镇、村三级将在该村投入0多万元,助力乡村旅游升级。09

台山市水步镇草坪村

草坪村位于台山市水步镇长塘村,村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多年。村内至今仍完整保留着立村时的石碑、公祠和学校。草坪人重视教育,村内现存的私塾有建于清代的隆深家塾、建于年的草坪小学。村中名人颇多,如清朝道光年的钦点户部京官林元芳等。草坪村侨乡文化浓厚、资源丰富,通过引入文旅策划公司,首开“村民股份制”先河,推进草坪村活化改造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环境打造、旅游厕所、草坪小学改造、咖啡学校、草坪广场、观光栈道、石板大街、部分古屋外立面修复和亮化工程等,观景台、亲水平台、林棠花园等工程也将陆续完工。另外,农耕博物馆、亲水湿地公园、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家创作营地、房车营地、百年侨筑酒店、稻田体验客栈、水上娱乐设施、开心菜园等项目已纳入规划。草坪村文旅项目将田园风光、有机农业、特色餐饮、华侨文化和时尚民宿等整合为一体,糅合先进的旅游理念,致力于打造为台山乃至江门乡村文旅项目的示范标杆。10

蓬江区棠下镇良溪古村

良溪古村开基久远、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村面积约7.56平方公里,居民多户,约人。良溪古村是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拥有“后珠玑巷”的美誉,8年被省文联评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年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通过实施良溪村第一期建设项目,基础改造面积约平方米,建筑改造面积约平方米,园林景观改造面积约1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部分改造面积约平方米,景区内配套设施面积约平方米,将村内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的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形成了与传统建筑相协调、风格相统一、极具岭南特色的村庄风格风貌。年以来,良溪村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二期项目,对良溪古村、巷道、鱼塘景观进行再升级,计划通过创作排演良溪古村文化题材话剧,推动良溪文化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的游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yc/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