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时女儿总是走在我的左边,有一种爱叫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就像歌词里唱的一样,在天下所有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无论你是6岁、16岁或是60岁,永远有个人,她的心会跟随你的喜怒哀乐而走。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王九云 文 前段时间,一则“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的新闻刷爆网络,感动无数网友。很多网友羡慕新闻当中那位84岁的女儿,但殊不知,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种行为,其实是天性。 女儿如今42岁了,但在我眼里,她仍然是个小女孩,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 42岁的女儿两次受难 每一次都牵动着老母亲的心 年11月3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这是女儿有生以来的第二次受难日! 那天晚上九点多,女儿徒步去接上高三的儿子下晚自习。半路接着儿子后,俩人骑着电动车一路说笑回家。走至一段没路灯的路,黑影里挖开的一小方路基把娘俩绊倒了。 女儿摔得不省人事,外孙幸好戴着头盔受了轻伤。 好心的路人立即打了,医院紧急抢救和精心医治,现已基本康复,再过几天出院,正好迎来女儿42岁生日。 而每次想起女儿的出生,我总是泪流不止。如果说这次车祸是女儿的第二次受难,那女儿的第一次受难,就发生在出生当天。 42年前十月二十三下午,在经历了9个月孕程喜悦的我,终于临近分娩。撕心裂肺的阵痛一阵紧似一阵,我发疯似的抓着生绣的铁窗棂看着窗外,抓挠,撕咬,嚎叫,难产把家人搞得手足无措。 爱莫能助的七婶八嫂窃窃私语,老公公吸着闷烟焦急地踱来踱去,老母亲指着屋里正中墙上的国画“猛虎下山”,自言自语地说老虎吃子,老虎吃子…… 丈夫听了一跃而起,一把撕下了那张“吃子”的老虎画。 折腾了近20个小时后,老公公怕出意外,绑好绳子床,找好街坊,准备抬着医院。 很有经验的老接生婆说:“再等等,万一走到路上孩子来了,前不临村、后不临店的就麻烦了,我估计快了吧……” 那时没有电话,没有出租车,医院生孩子的先例,只靠土接生婆用手摸来揣摩,判断,身家性命听天由命。 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十月二十四日傍晚5点20分,就在老屋的土炕上,一个不哭、不动,头如尖头南瓜的小千金落地了! “快,点着烟,用烟熏!”家里像着了火,全家人手忙脚乱。 丈夫点烟的当儿,接生婆左手掂起孩子的两只小脚倒竖着,右手在孩子背部使劲拍打,一会儿又让孩子身子前屈,像洗衣服似的搓揉着孩子那嫩嫩的、没有一点血丝的身躯。 见孩子没反应,又接过烟,猛吸几口,对准孩子苍白的小嘴儿猛喷过去,一口、两口、三口……终于,孩子憋出滋滋的细声,我和丈夫喜极而泣…… 这是由于产期过长,孩子在腹中严重缺氧,导致孩子生下来的假死现象。经过抢救,孩子虽然有了呼吸,却哭不出来,也不太会吃奶,直到第五天,才有了短促的婴啼声,头颅也逐渐恢复正常。 女儿的降临,给我们夫妻二人带来了许多欢乐。 在当时农村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氛围中,丈夫却从没因孩子是个女孩有丝毫的不悦,反之女儿成了他的心肝宝贝。就连朋友都戏言他:“嫂子生了个闺女你就宝贝得捧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生个大胖小子你得天天唱落(lao)儿腔?” 丈夫不以为然,白天下班回来把孩子抱在怀里,亲吻着孩子那胖嘟嘟的小脸儿,嘴里不住地啧啧:“多好,多好……”晚上睡觉时用小棉被包孩子非他莫属,生怕别人绊住孩子的胳膊腿。对于孩子的生活照料,更心细如针尖儿,唯恐有丝毫的闪失。 尽管如此,老天还是给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半夜女儿突然没了呼吸 我的世界崩塌一般 女儿四岁那年冬天,儿子一岁四个月。 那天晚上,丈夫上中班还没回来,我准备像往常一样抱着儿子睡外间,母亲和女儿睡里屋。不知怎么回事,那天晚上她非要闹着和我一块儿睡。 母亲哄着她:“妈妈抱着弟弟呢,一头仨多挤啊,就在里屋睡吧。” 不料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说出一句使人费解的话:“妈妈,我就不是你家的小闺女儿?” 嫩嫩的一句话,我如雷贯耳,鼻子酸酸的,急忙把可怜巴巴的女儿抱到外间床上。 由于那时老房子四面透风,里屋一个小小的煤火抵挡不住西北风的肆虐,屋里像冰窖,大人孩子都是穿着厚厚的内衣睡,因此只给女儿脱去外边的棉衣,——也因此感觉不到女儿的体温,埋下了祸根。 我把女儿揣在被窝,我在中间,一边儿子,一边女儿。我为女儿抹去脸上的泪花,看着她甜甜地睡去,我也倒头进入梦乡。 凌晨一点多,丈夫下中班回来,见我们娘儿仨太挤,就暖热被窝,把女儿抱了过去,让女儿枕着他的胳膊,爷儿俩安详地睡去。 朦胧中,丈夫一声惊呼:“乖乖,乖乖……” 我一骨碌坐起,看到女儿在丈夫怀中脸色铁青,牙关紧咬,脖子向上挺着没有了呼吸…… 我和丈夫都来不及穿外衣,拼命的掐人中,翘嘴巴,呼喊着女儿的名字。老母亲光着一双尖尖小脚,颤颤巍巍地叫醒对门的大伯子,大伯子又叫来了医生,终于,女儿得救了! 第二天,抱着闯过鬼门关的爱女,看着她那红扑扑的脸蛋,我泪如泉涌。回想起那可怕的一幕,我庆幸,庆幸女儿那句费解的话,假如那晚孩子一个人和母亲睡;假如丈夫发现得再晚一会儿…… 一整天我魂不守舍地抱着女儿。渐渐地,我发现女儿身子总往下沉,胳膊腿柳条似的,眼神也发呆。小儿麻痹症?医院! 丈夫骑上自行车,我抱着女儿坐在后座上,女儿的身子沉沉地往下滑,我心如刀绞,急于想听医生的判决。医生经过一番诊断,说这是高烧惊厥引起的症状,好好调养一段时期,孩子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谢天谢地,听了医生的话,我悬着的心才掉下来。 我和丈夫分别请了长假,母亲照看儿子,我俩陪护女儿,一切从零开始,训练女儿学坐,学走,学说话,学自己吃饭。 女儿的每一点进步,我和丈夫都会奔走相告,激动得像个孩子,特别是看到女儿迈出第一步时,我竟抑制不住的泪水滑落下来…… 42年寒来暑往 我和女儿的爱,逐渐互换 寒来暑往,光阴在掌心悄悄地流荡。42年过去了,在这段时光的隧道里,女儿上小学、初中、技校,乃至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无不牵动着我的神经。 42年间,女儿由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亭亭玉立的白天鹅;由一位懵懵懂懂的少女,变成了心地善良的贤妻良母;由一个涉世未深的学徒工,变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然而,无论女儿怎样变,在我心中,她永远是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呵护。 可就在今年夏天,我的这种观念得以转变。 盛夏,骄阳似火,一向认为自己健康的我,身体有所不适。医院做检查。 在医院里,女儿为我挂号、就诊、缴费、取药,楼上楼下,她那双高跟鞋咚咚作响,我则孩子般的跟在女儿后边,任凭女儿呼来唤去。 我俩一天往返二十多里路,医院之间。走在大街上,女儿为我遮着太阳伞,自己的脸却被火辣辣的阳光灼得通红。走着走着,我突然意识到,无论地点怎样变化,女儿总是走在我的左边。问女儿,她笑了:“妈,小时候您带我上街,不总是走在我的左边吗?” 哦,明白了,这是爱的互换。 孩子小时候,我们付出的爱,老了得到了回报。 细想起来,这几年我总觉得女儿变了,变得“啰嗦”了,经常“教育”我和老伴过马路要小心,上下楼要慢点,提示我们天冷了,要加衣裳,多盖条被子,还时不时买点好吃的或买件新衣裳送过来。 我和老伴要是出个远门,她那手伸得更长了,时时得向她长线汇报。 我们要是有个头脑热的小毛病,那可就成了大事儿了。人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我女儿算是棉大衣了,哈哈。 马上就是女儿的生日,记录这段文字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女儿,愿我的女儿平安健康,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永远是爸妈的小心肝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文章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萤火微光亮童年》曾获得《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推荐阅读 仪式感满满,七十年代的相亲才叫相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点击图片,购买豫记好物 识别下方白癜风可以医治吗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pz/5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公主购会员辞掉上市公司高管职务,从
- 下一篇文章: 家中备有明矾散,牛羊从此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