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如何防治掌握3个病症类型3种
眼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924/7488617.html 近期有农友的一块田水稻出现矮化、叶片像生了锈一样,全田禾苗高高低低,水稻根系发黄、变黑,发了几张田间图片(如下图)。 从图中看叶片,基部老叶出现叶尖变黄褐色,叶片上有不规则状铁锈状斑点,应该是水稻生理性赤枯病。该病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以缺钾、锌和土壤环境不良为主要因素,冷水烂泥田地温低、土壤粘重,或水稻插秧后遇低温,或早稻秸秆还田量过大,腐熟过程中导致土壤缺氧,产量大量有毒还原性物质,如氧化铁、硫化氢等。 ▎一、常见的生理性赤枯病类型、缺钾型赤枯病 缺钾型赤枯病又称铁锈病,在分蘖初期始现,分蘖末期发病明显,在田间的水稻禾苗矮小,发蔸分蘖少,叶片狭长、披垂,老叶自叶尖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有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严重的形成条斑,甚至出现除少量新叶为绿色,其余均为赤褐色,似火烧状。根系为黄褐色,短根少。 除缺钾外,缺磷、缺锌也会引起生理赤枯病,缺锌容易出现“僵而不发”的矮缩苗,新叶基部失绿发白,叶片窄,新根少。 赤枯病 2、植株中毒引起赤枯病 常见的情况有早稻秸秆还田造成晚稻严重坐兜或小麦秸秆还田腐熟不彻底,腐熟过程引起水稻禾苗根系中毒,水稻根系变黄根转黑根,伴有一股腐臭味;叶片发黄,并长出红褐色斑点,生长缓慢,严重死棵。 3、低温诱发赤枯病 在水稻生长前期遭遇长时期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了水稻生长发育,或山区冷浸田,土温偏低。水稻叶片上有褐色小点,呈针尖状,叶尖处更密集,后期出现典型症状。 ▎二、水稻赤枯病与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的区别有时候农户往往会将生理性赤枯病误认为是稻瘟病,用稻瘟病的药防治后却无防治效果。缺钾不仅会导致生理性赤枯病,通常还会导致胡麻叶斑病的产生,两种病害易混淆,要注意区别。 稻瘟病 稻瘟病:慢性型的病斑梭形,周边褐色,中部灰色、青灰色霉状物少,病斑上有坏死线;急性型的病斑椭圆形,褪绿色,叶片背面产生明显的青灰色霉状物。 胡麻叶斑病:胡麻叶斑病的病斑椭圆形,褐色,周边深褐色,并有黄晕,病斑小如芝麻粒。 胡麻叶斑病 赤枯病:病斑初为赤褐色,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叶片发展,病斑增多以至扩大全叶使全株枯黄。 ▎三、防控措施、预防措施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缺锌的田块在分蘖期追施硫酸锌;南方地区雨水多,钾肥施用后易被雨水淋失,可进行多施追施钾肥。建议在分蘖期用尿素加硅锌肥,促进水稻早返青、促分蘖,水稻根系健壮,拔节孕穗肥以钾肥为主、少量尿素为辅。 (2)遇低温、阴雨期间,低温期灌水护苗,雨后晴天及时排出温度较低的雨水,透气2-3天后在换温度较高的河水。 (3)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其一是减少稻草还田量,二是先让稻草充分腐烂后再移栽;秸秆还田要将稻草翻耕入土,移栽后要间歇灌溉,促进秸秆有氧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2、防治措施 已患病并显症的田块,宜排水轻晒田,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管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新根生成; 及时追施硫酸钾或氯化钾4-6kg/亩,缺锌追施硫酸锌2kg/亩,也可采取叶面喷施0.2%-0.3%硫酸锌或0.2%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及植物营养调节剂,促进水稻恢复生长; 若是秸秆还田不当,对还未完全腐烂的田块亩施50公斤生石灰,加快腐熟。 由云众地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不足之处,可评论交流。种植技术服务李经理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MORE 早熟矮秆高产油菜品种徽豪油26,含油量高,适合机收 防治水稻病害,用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嘧菌酯及其复配哪个好? 中稻破口抽穗期降雨多,用好药严防稻曲病、穗颈瘟、细条病等 再生稻留桩高度多少?再生季需要打农药吗?抓好栽培要点获高产 稻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难除,选对除草剂外,还要选好农药助剂 稻飞虱发生面积2.7亿亩次,应早用药、用好药防治 烯啶虫胺防治稻飞虱速效,前打后落,科学使用效果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pz/10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喜事觅子店这家公司获批上市啦成全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