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搬家逃亡疯狂敛财黄金文物分
纵观蒋介石的一生,似乎与“背信弃义”紧紧相随。自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年,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打响,蒋介石集团的大部分主力基本被消灭。蒋介石曾在多地负隅顽抗,妄图让自己的独裁统治死灰复燃。但随着解放军兵锋直指成都,蒋介石集团彻底宣告破产。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所有经余二十余年所建立之国民革命基业,皆为其十个月内毁坏殆尽,呜呼”。 既然蒋介石心有不甘,为何最终选择逃往台湾?在此之前都发生了什么,蒋介石最后是怎么样离开大陆的呢? 李宗仁上位,蒋介石与之反目成仇欲抽调“军费” 年,国民党内部进行了总统大选。虽然蒋介石能够毫无争议地当选总统,但李宗仁却成为了他心中的一颗钉子。 在正式选举之前,蒋介石曾多次劝告李宗仁放弃副总统的选举。蒋介石给出的理由是,两人同为军人出身,如果分别担任总统和副总统会造成过于浓厚的军阀气息。但说到底,蒋介石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罢了。 而李宗仁也并没有接纳蒋介石的建议,执意参加选举,最后并成功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正因此事,蒋介石与李宗仁明争暗斗,从昔日的战友变成了政治仇人。 年1月,全国各地都纷纷发出了讨伐蒋介石的呼声。在此形势的逼迫下,蒋介石只好引退,李宗仁成功上位。但此时国民党内部的统治大权,依旧握在蒋介石手中。 就像李宗仁说的那样:“我的命令不发生丝毫效力,而蒋先生却可为所欲为。我只身在渝,一举一动都在蒋氏心腹监视之下,言行稍有不慎,立刻可以失去自由”。 甚至蒋介石在下野之前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专门拟定了“预支军费草约”。草约的字里行间中都显露着蒋介石的野心。 草约的大概内容可理解为,蒋介石不想将当时的国民党的上海国库储备完全转让给李宗仁,而是想从中抽取半数以上的黄金、美元作为日后的军费开支。而且这背后也恰恰是蒋介石正在为逃离大陆做好准备。 蒋介石“长江防线”破产,欲死守川地 年4月,中国解放军撕毁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蒋介石集团无奈只能放弃“首都”南京。 解放军跨过长江后,国民党军队在武汉、上海等重要城市纷纷溃败。此时的蒋介石心急如焚,因为他始终没有选好最后一处生存之地。 不过更重要的是,突然“迁都”可能会导致人心涣散,但蒋介石在记者会上表示:“系余一人也,如余在世一日,则余何地,即其重心所在,不以迁都与否为虑,更不必以南京之得失为重也”。 其实说得直白一点,蒋介石就是在尽力维护自己的中央地位,让所有人都认为蒋介石在哪里,重心就在哪里,首都是无所谓的。 因此这时蒋介石还并没有对大陆彻底失去信心,在胡宗南、白崇禧的百万军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计划在四川地区负隅顽抗。 年11月,西南战役打响。由于蒋介石盲目地将国民党第一军临时抽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蒋介石就兵败重庆。而此时蒋介石妄图占据西南地区、死守川地的计划基本宣告破产。 此时的蒋介石极度低沉,因为他深知大陆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蒋介石终于想起了孙中山先生的曾说过“内战不出湾”的战略计划。于是蒋介石心中便萌生了逃离大陆的想法。 蒋介石气急败坏,毛人凤“临危受命” 蒋介石在重庆失败后,此时已经确定将退守台湾,但他并没有将国民党的核心转移到台湾,而是在成都做最后的挣扎。 蒋介石在撤离之前,将手下的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召至重庆。而毛人凤则接到了蒋介石的两条命令:一、如果重庆失守,炸毁所有兵工厂和电力设备;二、秘密处决所有政治犯。 年11月22日,毛人凤经过斟酌后确定了多处将要炸毁的目标。为此毛人凤命保密局行动队准备了吨炸药,甚至还扬言能把重庆炸沉到江底。 虽然在解放军的誓死保卫下,蒋介石的摧毁计划没能顺利得逞。但仍有部分兵工厂被严重破坏,并伤及无辜。 保密局少将郭旭被俘后回忆道:“当我们经过化龙桥、小龙坎时,听到爆炸声隆隆不绝,天空映得透红,途中行人扶老携幼,呼号之声不绝于耳”。 据重庆《商务日报》统计,仅在第21兵工厂的爆炸事件中,就有20名职工和63名家属遇难。 蒋介石除了摧毁计划兵工厂,还将多名爱国革命人士残忍杀害,屠杀场面惨绝人寰。其中就包括爱国将领杨虎城以及她的子女。 成都局势紧张,蒋介石心如死灰 蒋介石本以为退守成都是一项“伟大”的计划,甚至还在日记中写道:“若要复兴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舍弃现有基业,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 当蒋介石欲逃离大陆的计划传出后,整个成都都人心惶惶。虽然当时解放军势如破竹,但成都始终都被蒋介石集团所统治,因此蒋介石集团在成都还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他计划逃离,不仅让众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撤离,更让成都民心大乱。 除此以外,蒋介石集团的残余部队将“群龙无首”,因此便有了“捉蒋计划”。 远在云南的卢汉得知蒋介石要逃离大陆的消息后,在沈醉等人帮助下,抓捕了众多蒋介石的党羽,甚至还放出狠话:“我要把他扣起来,一片一片割掉他,以泄心头之愤”。 蒋介石众叛亲离,胡宗南出逃 与此同时,川军的首领刘文辉、邓锡侯等人也脱离了蒋介石的视线,此时蒋介石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川军将要发动起义。 就连曾经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的胡宗南集团内部也变得支离破碎。在我军发布“四项公告”后,众多国民党军队将领纷纷效仿刘文辉、邓锡侯等人开始起义反蒋。 在此情况下,胡宗南的部队已迎来“灭顶之灾”,虽然他对反攻方略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但败局已定,甚至胡宗南自己都没有任何信心。 果然年12月。在蒋介石到达台湾之后,胡宗南便丢弃部队出逃海南岛。如此一来,蒋介石欲在川地保存实力伺机反攻的计划彻底失败,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劲旅”被消灭。 蒋介石选定最后的生存之地 蒋介石曾经也考虑西昌和海南两地,但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台湾呢? 其实蒋介石早就已经看到了台湾的重要战略性。年,蒋介石曾到过台湾,视察后他感叹道:“台湾可视为一片净土,今后应积极加以建设,使之成为一模范省,则俄、共虽狡诈百出,必欲亡我国家而甘心者,其将无如我何乎!有了台湾就有了一切”。 除此以外,台湾岛陆地面积较大,并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前有过被日本强占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在当时也明显高于大陆。 更重要的是,台湾对于蒋介石来说,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屏障。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更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战壕”。 大多数人都认为,蒋介石兵败如山倒,被逼无奈仓惶逃离大陆。而实际上蒋介石暗中进行了阴险的计划,才有了这场“创世纪迁徙”。 蒋介石收敛钱财,为逃往台湾偷运黄金及文物,掠夺人才 早在年,蒋介石为了留出后路,便颁布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开始收敛散落在民间的黄金储备。 据史料记载,蒋介石此时就已经坐拥万两以上的黄金储备。这在国民党眼中的“救命钱”,是用众多商人的倾家荡产和百姓的家破人亡换来的。 蒋介石偷运黄金至台湾的计划,是当时国民党的绝密,除蒋经国和宋子文以外没有任何人得知此事。 宋子文旧部的妻子丁惟柔曾透露道:“由外国人负责的海关总署来协助黄金运输,因为外国人不会干预中国内政,海关总署的船舰比较容易掩人耳目,消息不易走漏”。由此可见,蒋介石为了偷运黄金可谓是煞费苦心。 年1月,前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收到了蒋介石计划运送黄金的密令。 在经过缜密的计划之后,蒋介石便亲自派人进行了三次秘密的黄金偷运。当时财政部长徐堪曾统计,蒋介石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中,就将超过万两黄金运送到台湾。 除了黄金、美元以外,蒋介石还将大量文物窃走。自年开始,蒋介石就将众多文物暂放在国立中央博物院,为日后运往台湾做足准备。 时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的杭立武被蒋介石任命为此次文物运送的负责人,后来他曾回忆了文物运送的主要过程: 所有的文物分成三批次运往台湾,其中故宫博物院有九百七十二箱,中央博物院一百五十四箱,中央图书馆一百二十二箱,共计一千二百多箱,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传世珍宝。 蒋介石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年底开始,蒋介石曾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并多次派专人劝说著名学者、人才跟随国民党转移,以望日后可以帮助“党国”。这其中就包括胡适、梅贻琦等人。 召集胡宗南部队,制造“专机”假象 年12月10日,蒋介石已经做好了逃至台湾的一切准备,但唯独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蒋介石最后飞往台湾之前,将自己的起飞日期、行踪、机场信息全部散播出去。显然这是蒋介石混淆视听的诡计,能够迷惑众人。 虽然刘文辉的部队依旧在成都外围的武侯祠一带盘旋,但实际上刘文辉为了保护民主人士的撤退,早已将兵力分散。因此蒋介石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没有得到胡宗南的保证前是不敢轻易妄动的。 蒋经国曾在日记中写道:“父亲近数日来徒以胡宗南部未能如期集中,必须逗留成都,以掩护其达成任务,故屡次准备起行而又屡次终止”。 可见蒋介石在出逃的最后时刻,几乎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的胡宗南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的专机此时一直停在凤凰山机场,此地距离蒋介石所居住的军校很近。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蒋介石这为了能够随时出逃,但实际上这是蒋介石混淆视听的诡计。 蒋介石将自己的专机安排在这里,并且有重兵护航,这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凤凰山机场。 甚至还会让负责阻击蒋介石的部队认为,只要他的专机还在凤凰山机场,那么蒋介石就还没有离开成都。可蒋介石早就已经计划好从新津机场起飞。 佯攻武侯祠,掩护蒋介石 蒋介石若想顺利地到达新津机场,必须要清除一切“路障”。而驻守在武侯祠一带的刘文辉部队便成为了蒋介石的“眼中钉”。 年12月13日晚11时左右,由十辆装甲车及坦克组成的护卫车队停靠的蒋介石居住的军校门外。虽然蒋介石没有大张旗鼓的举办告别仪式,但每个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与此同时胡宗南出动6个团的兵力以及装甲坦克向武侯祠发起进攻。胡宗南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歼灭刘文辉的小支部队,但实际上双方交战时间竟然持续了整整一夜。 而且胡宗南派出的重炮也只是在武侯祠外围狂轰滥炸,没有丝毫向前推进意图。由此可见,胡宗南为了掩护蒋介石出逃在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吸引火力。 而蒋介石也正是在装甲车和坦克的保护下从枪林弹雨的武侯祠正前方穿行而过。毕竟此地战事激烈,没有会想到蒋介石恰恰会在这里经过。不得不承认,蒋介石的出逃计划十分“完美”。 到了新津机场附近,蒋介石的钢铁洪流护卫队受到了多次攻击。但奈何我方的枪炮在装甲车和坦克面前宛如以卵击石,无奈让蒋介石到达了新津机场。 “永别了,大陆” 蒋介石为了能够随时随刻出逃台湾,“中美号”在新津机场已经等候多日。蒋介石还命令无论发生什么机组人员都不可擅自离开飞机,还安排专人用炭火烘烤机翼,以此来确保“中美号”能够随时起飞。 在与胡宗南和众多军校学生做了短暂的告别后,蒋介石进入“中美号”,最终消失在夜空中。 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最终落下帷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gx/13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公英的黄金搭档,坚持泡水喝,肝变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