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

今日观音菩萨圣诞邀请您念《普门品》

祈愿观音菩萨加持您平安吉祥

一、拔病苦

“因你常呼唤,我来为你治”

隋朝时代有个和尚名叫洪满,安定地方的人。出家前15岁那年患脚病,双脚不能行走长达3年。3年中他一直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一天,忽然看见一个僧人,拿着一个罐子站在他面前。洪满问:“师父从哪里来呀?”僧答道:“因施主你常呼唤,所以我才来。”洪满叩头问:“弟子往昔造作什么罪业,使今天两脚这样?”僧人说:“这是你前生捕杀生物遗留下来的祸殃啊!你将眼睛闭上,我为你治疗。”洪满闭目,但觉两膝上,好像都拔去个几寸长的钉子。完了,当他睁开眼睛正要谢恩,僧人却不见了;而两脚却能像过去一样站起来行走了。洪满这才悟到刚才眼前的僧人是观世音。因此他更加精诚信奉,发誓不娶妻室。后来忽然自通禅观,安坐7天不动。开皇初元年他舍俗出家,住在救度寺。贞观十三年逝去,世寿83岁。(出《高僧传二集》,白话译文)

选自清释弘赞《观音慈林集》卷上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年兴办学堂,又改为研究医学。一日,忽被恶风所吹,双瞳(音同,瞳孔)反背,经一年多医治,始终不见效果。李自寻思,两眼是终身残废了。一日,想起某书上说:“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四句话,治眼疾有灵验,我何不至诚念诵。于是设香案,以豆计数,定每日日出、日中、日落三时,各跪诵遍。诵至90余日,见“孟子”二字,如车轮大,更加诚恳用功。不到半年,两目完全恢复正常。

民国六年冬月,李听说我自上海归来,专程来看我,向我详细叙述以上情况。我说:“你所诵的,乃是《妙法莲花经·普门品》里的偈语。经中说,闻《妙法莲花经》一句一偈,悉当成佛,你的功德,已不可思议。如果你再能读诵受持全品或全经,绵绵不已,现生即当超凡入圣。李闻言大喜,我随手找出《普门品》一卷送给他,李信受而去。此人现在津浦铁路明光镇,开药店为生,诵经不断。(郭寅皋年5月,白话译文)

选自年李圆净《观音灵感近闻录》

二、脱险难

家家念普门,救活无数人

江西九江人王日光,平常把《观音经》供在神龛(音刊)中。当时瘟疫流行,左邻右舍普遍被传染,只有王日光一家平安。有一夜,他梦见观音菩萨告谕说:“我怜悯此地的灾难,你立即将佛经分送每家一部,叫他们诵念,瘟疫自会消除。”醒后,他便分送各家,救活的人无数。(出《观音灵验》)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董雄诵经,枷锁自落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位董雄,少年起茹素奉佛,官做至大理寺丞。后因受李仙童一案牵连,主上大怒,将其与大理丞李敬玄、司值王欣等数十人一同关进牢狱。董雄与李敬玄、王欣同屋囚锁。董在狱中一心专念《普门品》,每日30遍。一日夜坐诵经,枷锁忽然自动解开落地,董雄惊奇地告诉李、王二人同看。但见锁钩和锁完好无损,只是相离数尺。当夜报监察御史张守一,他查验良久,甚觉奇怪,又重新上锁,并贴上封条而去。董雄又照常诵经。五更中,锁又解落地上,且落地有声,董雄又告诉李、王等人来看。李敬玄一向不信佛法,其妻读经,常讥笑说:“你怎么被这些邪道所迷惑,读这些没用的书?”这次狱中亲见董雄此事,方知佛为大圣。于是深悟平时不信佛法实乃大错。朝廷上下都惊异此事,不久受此案牵连入狱的数十人全部赦免出狱。,(白话译文)

选自唐《法苑珠林》(网络版)

暗穴求救,光明遍照

宋朝有一位出家人释道冏(音炯),陕西扶风人。师父患病,同道友四人,入霍山为师采钟乳(药材)。他们试探进入一个洞穴,有几里地长,他们举着火炬在黑暗的洞穴里向前行走。后来遇到一条较深的河流,准备横木而过。道冏先渡过去了,其余三人不幸都坠河溺水而死。此时火炬又灭,道冏心中十分恐惧,便默诵《普门品》,同时心中观想观音相貌,虔诚求救。忽然道冏看见一个很小的光亮,如萤火一般,但顷刻之间,光明遍照,满穴通亮,道冏遂得以走出。(白话译文)

选自清周克复《观世音持验记》

前生既非假,今世亦非真

过去我国有位高蕃先生,非常聪敏而有才学,在14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到了弱冠之年,娶妻樊氏,名字叫做江城。虽很美貌如花,但性情暴恶,所以秀才很有点怕她,并且有说不出的痛苦,致使身体一天天的衰弱。

后来丈母娘知道了,非常同情自己的女婿,但没其它的办法,只好祈求于观音菩萨。由于岳母的虔诚,菩萨一夜在梦中启示她说:你的女儿前世,是一寺院中僧人所养的长生鼠,你的女婿前生,曾在该寺读书,而将长生鼠弄死,现在一报还一报,你女非折磨你婿不止,是没有办法可救的。如真欲救你的女婿,唯有虔诚念《普门品》。岳母得到这个启示,不仅自己虔念,并要女婿父母以及全家持念。可是经过数月这样虔诵,丝毫没有得到感应。但岳母的信心是很坚定的,不但自己没有停念,更要女婿发心同念。

自己的冤业是要自己消的。由于秀才亦参加称念,没有过了很久,忽有一老僧来。这位老僧,不仅深明因果,而且精于相术,所以很多乡人,来向老僧求问。秀才之妻樊氏,亦去请求老僧,指点她的迷津。老僧当即对她说了:“莫要嗔,莫要嗔,前生既非假,今世亦非真。咄!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说完这六句话,复用杯水喷在她的面上。乡人素来知道樊氏泼辣,现在看到老僧这样对她,大家都为老僧捏一把汗,以为樊氏定会大发雷霆。然而奇怪的是,当樊氏听后若有所悟,不仅没有发怒,而且脾气全改,成为贤妻良母。可见念观世音菩萨,是能远离嗔恚的。

选自年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三、送子增寿

.“我为你送一圣奴”

元朝南京大宁地方,有位叫王玉的人,年纪已过40岁,尚无孩子。到了至元二年乙丑的时候,他在朋友马公酌的家里神像前,看见白衣《观音经》,玉向友人请回家来,专心持诵,不稍懈怠。到了丁卯年四月十四日夜里,他的岳母刘氏梦见穿白衣的人,头戴着金冠,手牵着一童子来对她说:“我为你送一个圣奴”。刘氏接抱,恍然间一下醒来。第二天,王玉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容貌清秀,果然应验梦中所言,即命名为“圣僧奴”。他们夫妇俩发愿,刊印了白衣《观音经》卷,以酬谢抱送圣奴之恩。(出《白衣经记验》)

选自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虔诚诵经,连得二子

清朝江西省新建县,有位姓傅名叫国镇的人,没有孩子。他的叔父名叫广尧,有很多男孩。有一天,他到叔父家里去,叔父对他劝说:“我诵念《观音经》已经有很多年了,你何不效法呢?”国镇遵照叔父的话,虔诚持念《观音经》。到了第二年得生一子,他于是印经卷多本结缘,又得一子。这两个孩子后来同时登科中举。(出《海南一勺》)

选自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看相说短命,诵经获长寿

宋朝僧人宗渊,俗姓宫,山东高密人。性情正直,不随世俗,喜欢清静修行,一般世俗人不得随意而见。平时他除了正常用功修行外,每天还要特别抽出时间,读诵《观世音普门品》若干遍。因为过去曾遇到一位善于看相的人,说他年纪活不大,劝勉他受持此经,从此就常诵不断。至太平兴国五年(年)十月,他预言自己命终时日。临终前一日,令木工做一个坐龛,并连连督促木工说,明日吃饭时要用。到时果然坐着逝去,年83岁。他平时喜好吟诗,著有《洛西集》,其中有挽辞50首。内有一首是写自己的。他这样写道:“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冢①中尘。余今八十有三也,自作哀歌送此身。”(白话译文)

选自《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①冢:音肿,坟墓。

四、增福慧

.卅年唯诵观音经,瑞应愧煞多闻兄

惠恭法师,益州成都人,周武灭法①以前,恭师与同寺僧惠远法师最友善,一同勤修佛法。后来,二人分别了。惠远到京师去听学了很多大乘经典,惠恭则到江左云游去了。

30年后,惠远回到益州讲经授徒,辩聪远闻于乡里,道俗钦崇。惠恭法师从江左回来,师兄弟久不见面,一旦相聚,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两人同宿同食。远师谈起见闻,语如泉涌;而惠恭法师则唯唯否否,无善可陈。

惠远问惠恭道:“我们离别了这许多年,今得相会,你为什么不说话呀!难道这些年你没有学到什么吗?”

惠恭说:“因我天性暗钝,都无所解。

惠远问:“有没有读一部经呢?”恭师答:“只读了这一本如指头般大的观音《普门品》。”远师对这位老师弟大表不满,声色俱厉的说:“《观世音经》,小儿童子皆能诵得,何烦你这么大的人来诵?况且你是童真入道,那时你与我立誓,望证道果。可是30多年来,你只诵了一卷如指许般大的经。这不是暗钝,而是懒惰。我从今与你绝交,请你离开!不要在这里增加我的烦恼。”

惠恭法师不慌不忙的说:“经卷虽小,佛口所宣。尊敬者得无量福,轻慢者得无量罪。请师兄暂息嗔心,听我诵一遍《观音经》如何?”惠远笑说:“《观世音经》是《法华经》中的《普门品》,我已经讲过几百遍了,还要你来吵闹我的耳朵?”

惠恭法师说:“外书曾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话,师兄但至心听佛所语,怎可以因人而弃法呢?”说罢,便在庭前结坛,安一高座。惠恭先绕坛数匝,然后顶礼升座。惠远搬张椅子檐下而坐,看他表演。

惠恭才开始诵念经题,便有异香遍满房宇。及入经文,又闻天乐鸣空,四种宝花自天冉冉下降,诵经声与音乐声嘹亮于空,天花则纷纷飘飞满地。刹那,一卷经诵完下座,天乐天花也同时俱寂。

惠远见此情形,上前顶礼泪下,连声悔谢道:“惠远臭秽死尸,竟诬慢了师弟,幸喜勿弃,留此有以教我!”恭师道:“非我之能,诸佛之力也。”当时就长揖(音衣)而去,后亦不知所终。(出《高僧传二集》)

选自年煮云法师《佛门故事大全》

①周武灭法: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所为,时间在公元五七四——五七七年。

五、度生死

贵在能持念,莫愁佛不迎

宋朝郑氏,浙江钱塘人。以诵观音经为常课,念佛不间断。后在病中要沐浴,洗浴完毕,面西而坐。问家人说:“听到敲磬(音庆)的声音没有?净土诸位圣人都来了。”过一会儿,又高兴地说:“佛菩萨来了!观音手拿金台,如来接我登座。”遂合掌坐化。(出明《往生集》,白话译文)

选自年万钧

《往生集》为明代莲池大师所编辑,共三卷。

十六娘

元朝有个妇人陶氏,人称她为十六娘,江苏省常熟县徐村人。年二十六就守寡,没有儿子,但愿往生净土,常常持念观音《普门品》。忽然一夜梦见白衣人,手上拿着一朵白莲花给她吃。待她醒觉后,心神颇觉奇异。嗣后装修一小阁,朝西方诵念《弥陀经》,念佛将3年,见佛现光明,经函①上面有火团如弹子大,陶氏恐怕把经烧去,以手来扑灭它,于是得到舍利子一颗。命临终时,曾化成佛来迎接,别大众而去。(出明《净土善人咏》)

选自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①经函,装经的匣子。

恒居一楼上,脚踏莲花归

清朝有一位叫袁简斋的人说:我的祖母柴太夫人,时常说其外祖母杨氏,老来无子,依靠她的女儿洪夫人过活,年97岁而寿终。平素恒居一楼上,虔奉观世音菩萨像,诵经不稍懈怠。30年脚不踏地。性情特别慈善。闻楼下有打奴婢声,便吃不下饭;有奴婢上楼,必分自己所吃的给奴婢吃。临终前3天,要盆洗脚。婢女拿平时所用的木盆盛水,她说不可以。且说,我此去将要踏着莲花,必须将洗脸的铜盆拿来盛水。不久,闻到栴檀(音粘谈)妙香,在空间缭绕,端坐跏趺坐而逝,香气达3昼夜才散。(出清《新斋谐》,白话译文) 

选自年万钧《观音灵异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转为·分享

您一个小小的善举

利益更多人

普为一切阅读转载分享流布法布施者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禅院-

禅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gx/1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