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藏头诗”

藏头诗是我国汉语言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通常是全诗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另组成完整的一句话,表达作者隐藏的意思。藏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

比如《水浒传》第六十一、六十二回“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中,梁山泊的领导班子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使出一段反间计。吴用扮成算命先生,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欺骗他在卢府墙上写下了一首诗: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然后,吴用再告诉卢俊义家里的“茹达斯”---管家李固,你的主人要造反了!你看他在墙上写的这首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结果,李固去官府告发,这首藏头诗成了官府将卢俊义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当上了梁山泊的“副总司令”。

古希腊语中也有“藏头”的故事。那是在初期教会的时候,基督徒受到罗马皇帝的迫害,被迫转入地下。当时,很多秘密聚会场所和信友的房屋上画着一条鱼,并写一个“鱼(希腊文:ΙΧΘΥΣ)”字。这实际上隐藏一个秘密。“ΙΧΘΥΣ(鱼)”字的五个组成字母分别是ΙησυζΧριστοζθεονΥιοζΣωτηρ这句话每个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而这句话的意思是:

耶稣(Ιησυζ)基督(Χριστοζ),天主(θεον)之子(Υιοζ),救世主(Σωτηρ)。

图一、修师傅在湖面上画的鱼

这个标记可谓一语双关,既隐藏了最古老的“信经”---宣认耶稣是天主之子,是救赎世界的基督;另外,所画所写的“鱼”不正代表我们基督徒吗?

耶稣说过:

天国又好象撒在海里的网,网罗各种的鱼。网一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放在器皿里;坏的,扔在外面。在今世的终结时,也将如此:天使要出去,把恶人由义人中分开,把他们扔在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玛:13:47-50

我们每个基督徒都是一条“鱼“,但愿我们都能被拣选,进入天主放在天国的器皿中。

(二)、利进士

这个我就不再赘述了,了解中国教会史的人都知道,利玛窦来中国的时候,最开始是剃度成僧人的模样,“贫僧自西天以西---泰西而来”--这当然是我脑补的。可中国古代僧人的地位非常之底,读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就知道那句话:不秃不毒,不毒不秃。

后来利玛窦神父成了利进士,来自大西洋的“鸿儒”。

图二、两位“进士”。

(三)“切支丹镜

话说近年来,日本国分别给两任教宗进贡制镜师富士夫打造的且支丹(Christo)镜:第一枚镜制作于年(平成2年),是受当时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身边的教友所托;第二枚魔镜则制作于年(平成26年),受日本外务省之托。这枚通过光线可以反射出耶稣影像的神奇魔镜,于年6月6日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梵蒂冈,赠送给教宗方济各。

图三、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向教宗进贡方物。

这种“魔镜”的故事可就“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

在没有玻璃镜子的中国古代,铜镜(鉴)是上流社会梳妆打扮的成像工具,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枚铜镜的正面,被抛光成可以形成镜面反射的平面,背面通常做成各种纹饰。

图四、西汉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铜镜的背面

从西汉开始,中国就有一项黑科技---幻镜,也叫透光镜。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强光照在镜面上时,镜面能隐约映出镜背的花纹。这件事让古人和近代科学家们惊呆了、笑尿了、唬傻了,因为众所周知,金属和玻璃不一样,是不透光的,背后的花纹是如何出现在光滑如砥的镜面上呢?

图二、图

图五、六:大约是“十二生肖”幻镜

千百年来历代无数学者试图揭开铜镜透光的神奇奥秘,进行过大量探索和研究,唐代《古镜记》中载:“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世有透光鉴,以鉴承日光,则背纹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宋代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也讲到透光镜“映日则背花俱见,凡突起之花,其影皆空。”金代麻九畴,元代吾丘衍,明代方以智,何孟春,清代郑复光等人的著作中对透光镜都作过描述和探索。但由于工艺失传,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中国古代科学家没整明白,洋鬼子们在20世纪之前也没参透。年,两个英国工程师W.E.Ayrton和JohnPerry把透光镜从日本带到了英国,呈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也搞不明白透光镜的原理。

一直到了年7月,周恩来到上海博物馆视察时,看到了汉代的“见日之光”铜镜,特意询问了它的原理。工作人员告诉他,这面透光镜的原理还没有被破解。周恩来说:“为什么会透光,要研究。

图四、上海交大后来整明白了

实际上早在30年前,西方科学家已经破解了幻镜是如何魔幻的:年的诺奖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SirWilliamHenryBragg在年就已经搞清楚了它的原理。他发现,虽然透光镜的表面摸起来非常平滑,但实际上有一道道肉眼很难察觉的凹痕,而且这些凹痕和背面雕刻的图案正好匹配。

原来,幻镜镜面显出的图案并不是从镜背透过来的,而是因为铜热胀冷缩很明显。在铸镜时,整个镜身薄厚不均,所以薄处总是比厚处先冷先缩,使镜面出现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凸凹纹理和曲率。只不过它们很细微,肉眼不易察觉,只有在强光下才会显现。

这种细微的高差只有0.01mm,差一点到了“纳米级”,古人的工艺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暂且不表,说说我们近邻日本与魔镜。

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中国的唐代以前,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我们,能有一面镜子是至高的财宝,所以日本天皇有一件信物就是“八咫镜”。

图七、天皇的三件信物中有一面“八咫镜”

既然这么缺镜子,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公元3世纪时的魏国的曹叡(曹丕长子)送了好多铜镜给倭女王卑弥呼,当作国礼。透光镜在三国时期传到了日本,并成为日本历史中的重要文物。

而且这门黑科技也被日本人掌握,并流传至今。原来,制作想要让镜面呈现出背部纹饰的曲率,关键在于打磨。由于张力的作用,在打磨的过程中,镜子背面有凸起的纹饰比较厚,张力更大,所以镜子正面相应的部位不容易凸起;而背面没有凸起纹饰的地方张力更小,它们在镜子正面的对应处容易向外凸起。

这样在打磨后,镜子正面实际上变成了背面的互补浮雕,也自然呈现出了纹路,只不过这种差异只有0.01毫米左右,肉眼看不见而已。这个细微的浮雕在明亮的平行光的照射下,就会彰显隐藏的图案。

图八-十:魏明帝曹叡赐给倭女王卑弥呼的“三角绿神兽镜”透光镜的仿制品

在日本的天主教史上,幻镜作为圣像的载体还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

这门技艺虽然在中国宋代便已失传。但在日本却被一户山本家族一脉相承,

而且,古代中国的透光镜技术被传入到日本之后,和所有被传入到日本的其他技术一样,都被日本人加以改良创新,发展成为日本人自己的独特工艺。他们在中国透光镜的基础上,在镜身里层追加了“二重构造”,令背面为松、竹、龟、鹤等图纹的一枚铜镜,可以根据铜镜里层不同的“二重构造”图案,分别反射出十字架上的耶稣、或是圣母玛利亚等不同的图像。

图十一、北面是松竹等图案,照出来的确是耶稣受难像

日本的这种“二重构造”魔镜,最早出现于江户时代。当时,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并下达“禁教令”禁止天主圣教信仰。基督徒被视为邪教徒,一经发现便施以火刑、磔刑、吊刑,残酷的宗教迫害令人不寒而栗,大家可以看《沉默》这部电影展示当年的恐怖岁月。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二重构造魔镜才得以诞生。躲入地下的基督徒们,使用隐藏在魔镜里耶稣像,秘密地举行聚会和弥撒圣祭。当时日本对于基督徒的称呼,根据葡萄牙语发音,被称为“吉利支丹”或“切支丹”,因此,这种为基督徒们特制的二重构造魔镜,便被称为“切支丹魔镜”。

图十二、“切支丹魔镜”的两重构造

现如今,我们仿佛到了用且支丹魔镜的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zy/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