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孩子乱涂乱画,几乎是每个父母最为头疼的事,可能一个转身,一个不留神,雪白的墙壁、干净的沙发、床单、茶几等都可能惨遭“毒手”。

很多父母会因此大声斥责孩子:“你看你,把墙画得乱七八糟的!”“说了多少次了,不可以画墙上!”“画得到处都是!”这一声声怒吼,可能会成功让手握画笔的孩子,乖乖地放弃乱涂乱画,可它也会扼杀孩子的绘画激情,阻碍孩子的潜能发展。

江西南昌一妈妈选择“纵容”儿子,因此赔了几千块,可她却直言不后悔:

“一面墙弄脏了可以再粉刷,但孩子就这么几年,再过几年,你再让他在上面画,那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只要家里的墙能修复的,都可以让他去画。”

“其实小孩子画的,哪怕是像他们说的火柴人,或乱七八糟的,其实都很有趣很生动,都是一些回忆,美好的东西。”

正是这样,才有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惊艳众人,惹得网友纷纷惊叹道:“孩子的艺术天赋实在太好了。”

拥有这样的妈妈,于孩子是何其的幸运。

这位妈妈的“纵容”,看似对孩子的“胡作非为”不加管教,实则她的做法是最明智的,她选择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去为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买单,也要给予孩子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天性。最终,孩子的绘画潜能被发掘,而这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01每个天赋异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默默地支持与呵护

出生于唐山市丰南区一小村庄的闫蕊,在VCD上看了电影《花为媒》后,便迷上了漂亮的张五可。稚嫩的小人儿,时常模仿张五可的模样,一板一眼地唱起了评剧。

于是,未满3周岁的她便立志成为“像张五可这样的人。”因为这一句话,妈妈也暗自下决心:“只要孩子喜欢,就支持到底。”

这一支持便是15年之久。

为了给孩子寻找专业的指导老师,妈妈坐了两个多钟头的长途车到市区;为了等到朱宝琴老师,她打着伞站在雨中,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两三点。

为了带女儿上一节专业课,她放下了所有的事,美发店也是时时关。甚至连晕车严重也能忍受,她坚持每周和女儿一起搭车6小时到市区学习。

为了能知道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好让孩子报名参加,累积舞台经验,她订阅了很多报纸,更逼着自己逐一浏览。

正是妈妈十年如一日,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从四岁到七岁,短短三年的时间,闫蕊的演出得到了业界大师的认可。

7岁那年,她被推荐给了著名的评剧艺术家谷文月老师;10岁那年,她捧回了第一枚金牌,并在第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业余组比赛中,摘得金花、十佳称号。

若不是妈妈全力以赴的支持,女儿的天赋便会被埋藏;若不是妈妈的不远万里为女儿求学,女儿便无法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长。支持与天赋缺了哪一环节,最终的结局都不会是圆满的。

在《爱和自由》一书中曾写道:“看似弱小的孩童,实则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父母无需费心为其增加新内容,只需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自由。”

而这便是父母的支持与呵护。

拥有父母支持的孩子,内心充满能量,敢于追求自己所要的,也更敢于探索未来的更多可能。

一旦遭受困难和挫折,这股能量会让他们心怀希望,充满勇气和力量,去疗愈伤口,而不至于堕落。

因为他们深知,不管未来如何,不管道路坎坷与否,也不管前方风雨如何,父母都会一如既往地站在他们身后,支持守护着他们。

02父母的“反对”,是压抑孩子天性的开始

曾一举揽获项电影提名,荣获64项大奖的西班牙动画短片《Alike》,短短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仅展示了一对父子的日常生活,却深刻揭露了“父母是如何扼杀孩子的天赋和梦想”。

一个美好的早晨,当孩子满心欢喜地跑来跑去,爸爸却将沉重的书包压在他身上,呵斥道:“别总想着玩,好好上学去。”

父子俩行走在一座毫无生气、毫无色彩的城市里,每个人的神情都死气沉沉,身上则穿着同样的衣服,戴着同样的帽子,拿着同样的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赶路。

这时,一片“彩色的世界”成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只见一个小提琴的演奏者在枫树下忘情地演奏,孩子兴奋地扔下书包跑了过去,听着听着便手舞足蹈。

爸爸却冲出来拎起他,警告道:“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学习最重要。”

到了学校后,依旧沉浸在喜悦中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画下了这一幕,想要分享,结果却换来了老师的一顿痛批,老师指着纸上的ABC,告诉他:“这才是你该学的东西。”

放学后,孩子又满心欢喜地把这张画给爸爸看,看到他的“不务正业”爸爸也是眉头深皱。

在大人们不断的“反对”中,孩子慢慢地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他开始按照大人的要求乖乖地上学、认真地完成作业。

看着整天闷闷不乐的孩子,爸爸陷入了反思中,直到无意中翻开孩子的作业本,看着那一页充满创意的ABCD,他才恍然大悟:周围一切的规矩和反对,是扼杀了孩子天性的根源。

于是,他带着孩子来到枫树下,学着那人拉奏小提琴的样子,接纳了孩子的天性和梦想。

其实,影片中的这对父子,像极了你我为人父母的样子。我们总担心孩子“离经叛道”,过得太辛苦或不幸福。

于是想让孩子按我们的意愿去成长,甚至不惜逼着孩子去复制我们或他人成功的人生。

可殊不知,成功本身并没有标准的答案。而一味的“反对与逼迫”,只会扼杀掉孩子的梦想与天性。

正如哲学家周国平所说:“当孩子用他的童真,去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千万别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去纠正孩子“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拒绝孩子的喜好。因为这样的反对,轻则让孩子失去梦想,重则让孩子失去自我、失去主见,从而一生抑郁寡欢,碌碌无为。

03保护好孩子的天性,想不优秀都难

在《爸爸去哪儿》圈粉无数的庆庆,最近又凭实力火了一把。

9岁的他,在RoboRAVEinternationalCanada国际赛上获奖了。他们团队参加了三个项目,分别获得小学组线上小学巡线冠军、线下小学巡线亚军、线上小学迷宫亚军。

而这不过是他辉煌战绩中的一页罢了。随手一翻他的微博,不难发现他就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年初时,再为武汉打气时,他在两张白纸蘸了碘酒,渐渐地纸上出现了“加油”二字。

在网友纷纷表示疑惑时,他这般解释道:沾淀粉水写的。这样当淀粉遇到碘酒后,便会变成蓝色。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怪能拿到期末三科免考证书,也难怪家里大大小小的奖章和证书堆积成山,围棋、朗诵、架子鼓等全部拿到冠军。

而这一切的成就,归根结底在于爸爸蔡国庆的尊重与支持。

早前,在《老师请回答》综艺节目中,蔡国庆父子曾作为嘉宾出席。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喜欢跟爸爸学唱歌时,庆庆自信地说道:“怕唱得比爸爸好。”随后他便对着爸爸明确表示:“因为不想学唱歌专业,想学科技类的。”

蔡国庆并不以为忤,反而笑着说道:“哪怕自己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教儿子唱歌,却不能强迫于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

恰恰呼应了这句话: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只有父母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顺应天性,自主选择,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内在潜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从而奔赴美好的未来。

04真正的教育,是顺从孩子的天性

泰戈尔曾说:“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从父母对孩子天性的理解开始。”

这种“纵容”不是无底线的溺爱,和有规矩也并不冲突。

它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它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应该给予什么,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孩子。

这是建立在“接纳、欣赏、鼓励”基础上的“纵容”,看似不管教,却是最高级的管教。

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前提,父母也要创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顺应天性,自主抉择,充分发挥自我内在潜能。

唯有这样,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与教育。

愿每个父母都有“纵容”孩子的勇气,愿每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意愿,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zy/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