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29464.html

中药酒方26种剂

1﹒白驳酊

组成:补骨脂15~20g,菟丝子20g,细辛3~5g,75%酒精ml。

1/18

功能:滋补肝肾,调和气血。

主治:白癜风。

用法:外涂患处。

制法:将诸药碾碎后,置于酒精内浸泡7日,过滤去渣备用。

来源:张作舟经验方。

2﹒生发酊

组成:当归10g,川芎10g,细辛5g,桂枝10g,丹参20g,75%酒精ml。

功能: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斑秃,脂溢性脱发。

用法:外涂患处。

制法:将诸药碾碎后,置于酒精内浸泡7日,过滤去渣备用。

来源:张作舟经验方。

2/18

3﹒百部酒

组成:百部g,75%酒精ml。

功能:解毒杀虫,疏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及阴虱等瘙痒性皮肤病。

用法:外涂患处。

制法:将百部碾碎,置于酒精内浸泡7天,过滤去渣备用。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4﹒补骨脂酊

组成:补骨脂g,75%酒精(或白酒)ml。

功能:调和气血。

主治:白癜风、扁平疣等。

用法:涂搽患处,一天3~5次并摩擦5~15分钟。

制法:补骨脂浸泡在酒精中7天后,滤汁备用。

3/18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备注:损害在颜面部、皮肤黏膜交界处,禁用或慎用。

5﹒红花酒

组成:藏红花15g,50%酒精75ml。

功能:活血通络。

主治:扭伤血肿、大面积灼伤、瘢痕。

用法:外搽或用纱布蘸药敷于患处。

制法:浸泡1周,过滤取汁。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6﹒苦参酒

组成:苦参g,百部90g,野菊花90g,凤眼草90g,樟脑g。

功能:灭菌止痒。

4/18

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玫瑰糠疹等。

用法:外涂患处。

制法:将前四味药放入大口瓶中,加入75%酒精0ml,浸泡7天后去渣,加入樟脑,待其溶化后备用。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7﹒羊蹄跟酒

组成:羊蹄跟(土大黄)、土槿皮各g,制川乌、槟榔、海桐皮、白鲜皮、苦参各30g,蛇床子、千金子、地肤子、番木鳖、蝉衣、大枫子各15g,蜈蚣末9g,白信、斑蝥各6g(布包)。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圆癣、阴癣、摄领疮等。

用法:用毛笔刷蘸药水外搽。

5/18

制法:将上药浸泡在2ml的高粱酒中密封半个月至1个月后,滤去药渣,备用。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8﹒土槿皮酊(1)

组成:土槿皮g,75%酒精加至ml。

功能:抗真菌。

主治:用于真菌所致的各种皮肤病。

制法:取土槿皮粗粉,加75%酒精ml浸渍1周后,过滤,再用75%酒冲药渣至浸液到ml全量。

来源:《精选皮肤科外用制剂手册》。

9﹒复方土槿皮酊

组成:水杨酸60g,苯甲酸g,土槿皮酊ml。

6/18

制法:取水杨酸、苯甲酸、土槿皮酊混匀溶解后,再用75%酒精加至ml。

来源:《皮肤科外用制剂选编》

10﹒癣酒

组成:白槿皮、南星、槟榔各30g,樟脑、生木鳖各15g,斑蝥30个,蟾酥9g。

功能: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圆癣等。

用法:外涂患处,每日1~2次。

制法:上药加入烧酒(或75%的酒精)1ml中,浸泡7日,滤净存液备用。

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11﹒氯霉素水杨酸醇溶液(氯柳酊)

7/18

组成:氯霉素1g,水杨酸2g,乙醇(75%)适量,全量ml。

功能:止痒、杀菌、消炎。

主治:干性皮脂溢出症、酒渣鼻、痤疮。

用法:干性皮脂溢出症或螨虫皮炎改变时,每日2次外搽,酒渣鼻每日1~2次外搽,如病人出现发红等刺激症状,每日外搽1次。

制法:取氯霉素、水杨酸,加部分乙醇搅拌溶解,再加乙醇至全量,搅匀即得。

来源:《皮肤科外用制药手册》。

12﹒白屑风酊

组成:蛇床子40g,苦参40g,土槿皮20g,薄荷脑10g。

功能:清热,散风,止痒。

主治:干性脂溢性皮炎等。

8/18

用法:搽患处,一日3~5次,有腐烂者禁用。

制法:将蛇床子,苦参,土槿皮共研粗末,先用75%酒精80ml浸透,放置6小时,然后再加入75%酒精ml,依照渗滤分次加入法,取得酊剂约ml(不足之数可加入75%酒精补足),最后加入薄荷脑即成。

来源:《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yc/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