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防治策略以及除草剂效果的统计,我们尽量使用表,以求直观易懂,希望给大家在防治杂草的工作中提供参考。

1、

稻田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

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特点(标准型)

杂草

名称

出苗适温

(℃)

出苗期

(月)

开花

成熟期

(月)

丁香蓼

6~8

8~9

水苋菜

5~9

7~10

节节菜

6~9

8~11

空心莲子草

15~35

5~6

7~10

眼子菜

20~25

6~9

7~10

泽泻

4~6

7~9

矮慈菇

20~22

6

7~9

稗草

20~30

5~6

7~10

千金子

5~6

8~11

陌上菜

6~7

8~9

水莎草

20~30

6~7

7~10

异型莎草

30~40

5~8

8~10

扁秆藨草

20~25

4~7

7~9

日照飘拂草

30~40

5~6

8~10

紫萍

6

6~8

鸭舌草

20~40

6~7

8~9

鲤肠

5~6

7~10

稻田杂草防治适期

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移栽)后杂草陆续出苗,播种(移栽)后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播种(移栽)后20天左右出现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由于第一高峰杂草数量大、发生早,故这些杂草为害性大,是杂草防治主攻目标。

目前,稻田除草剂品种仍以土壤处理剂为主,主要是防治杂草幼芽。综合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除草剂的应用性能,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因为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2、

常用除草剂性能比较与介绍

稻田杂草常用除草剂性能比较

马唐

狗尾草

千金子

稗草

异型

莎草

水莎草

扁秆

藨草

四叶萍

鳢肠

鸭舌草

丁香蓼

眼子菜

泽泻

野慈菇

丁草胺

6

6

6

6

5

4

1

3

4

3

3

3

2

1

丙草胺

6

6

6

5

6

5

2

6

4

6

5

5

2

1

异丙甲草胺

6

6

6

6

6

4

1

4

4

5

4

3

2

1

敌稗

3

3

3

6

1

1

1

1

1

2

1

1

1

1

克草胺

6

6

6

6

5

1

1

4

5

3

4

3

1

1

扑草净

6

5

4

4

5

1

1

6

6

6

6

5

3

3

西草净

5

4

4

4

4

1

1

5

5

6

6

6

5

5

苄嘧磺隆

4

3

2

2

6

4

2

5

6

6

6

5

5

5

吡嘧磺隆

4

4

5

3

6

3

3

6

6

6

6

5

5

4

乙氧氟草醚

6

6

6

6

6

1

1

4

5

5

6

1

1

1

甲氧除草醚

6

6

6

6

6

1

1

4

5

5

6

1

1

1

草枯醚

5

5

5

6

5

1

1

4

4

5

6

2

1

1

莎扑隆

4

4

4

4

6

5

5

6

5

5

6

4

1

1

杀草丹

6

6

6

6

3

1

2

5

5

5

6

2

2

1

禾草特

5

4

5

6

1

1

1

1

1

1

1

1

1

1

哌草丹

3

3

3

6

3

1

1

1

1

1

1

1

1

1

2甲4氯钠盐

1

1

1

1

5

4

4

5

6

6

6

6

5

4

恶草酮

6

6

6

6

6

4

3

6

6

6

6

2

5

1

苯达松

1

1

1

1

6

6

6

6

6

6

6

6

6

6

二氯喹啉酸

6

1

1

2

1

环庚草醚

6

5

5

6

6

1

1

4

4

5

6

2

1

1

(数字说明:

1-无效;

2-效果差,防效50%以下;

3-有一定除草效果,防效51-75%;

4-除草效果一般,效果76-85%;

5-除草效果好,效果86-95%;

6-除草效果极好,效果达95-%。)

除草剂应用介绍

恶草酮(恶草灵),以12%乳油~ml亩,或25%乳油50~75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2~3天播种。

丁草胺,以60%丁草胺乳油80~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也能防治部分阔叶杂草。秧田使用丁草胺的技术关键为播前施药,在齐苗前秧板上切忌积水,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药害,严重影响出苗率和秧苗的素质;秧田要平,秧苗一叶一心期施药时,要灌浅水层,灌不到水的地段除草效果差,深灌的地段易产生药害(丁草胺在秧田施用安全性差,在未探明其安全使用技术之前,一般不宜在秧田大量推广使用丁草胺)。

禾草特,在特稗草1.5~2叶期,用96%禾草特乳油~ml/亩,拌细土或细沙撒施,主要防除稗草,其次抑制牛毛毡和异型莎草。当气温稳定在12~15℃、阴雨天数多、日照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禾草特后一周左右,水稻秧苗幼嫩叶首先出现褐色斑点,然后所有叶片均出现斑点,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斑点将自然消失。禾草特施药后如遇大雨易形成药害,水层太深,漫过秧心,易造成药害。秧苗生长过弱施药时也易产生药害。

丁恶(丁草胺+恶草酮),以20%丁恶乳油~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

丁草胺(新马歇特)+丙草胺(扫弗特),在水稻播种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亩+30%丙草胺乳油60ml/亩,配成药液喷雾,常规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二者复配除草效果好,而且对作物安全。

丁草胺(新马歇特)+丙草胺(扫弗特),在水稻播种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亩+96%禾草特乳油ml/亩,配成药液喷雾,常规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二者复配没有增效作用,但可以扩大杀草谱,而且对作物安全。

苯达松,在稻苗3~4叶期,用48%苯达松水剂~ml/亩,配成药液,排干水层后喷施,药后一天复水。可以防除莎草科杂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yc/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