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万变,唯有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练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很多人都在寻求让内心从容的答案,殊不知多年前的从谂禅师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他告诉别人“吃茶去”。

一杯茶,健康才能从容

身体的状态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健康的躯体能让人乐观开朗,遇事从容。

茶是一种天然的饮料,对人体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够为人体所需维生素,有利于膳食平衡;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可使消化道松弛,因此有助于消化;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茶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有利于降血脂。

茶不语,自有清静之气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静了就从容了。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在追逐的过程中有时不免心浮气躁。躁很多时候是一种不满于现实的状态;一种汲汲营营的状态;一种渴望成功却止步不前的状态。内心的焦灼感会打乱人的日常生活节奏,不复内心的坦然。很多人都在寻找能让自己凝神静气的方式,喝茶是不错的选择。首先,洗杯、温杯、投茶、注水、鉴赏、品茗,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动作能让人渐渐平静下来。浮躁很多时候来源于有很多事情要做,却一样都没有做,而泡茶让人找到目标,安静下来。

其次,茶的香味让人闻到久违的自然的味道,无比清新,醒脑提神的同时也能让人获得某种启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当然最重要的是茶的味道,茶汤淌过舌尖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慢慢品着茶,细数的时光,不知不觉中烦恼少了很多。

不经磨难,无以成茶

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气质最终是由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决定的。从容淡定最终的指向是强大的内心。很多内心强大的人都喜欢喝茶,这不会是偶然。

茶从一片普通的叶子变成真正的茶叶经历了很多磨难,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经历了这些的茶,却在最后获得了重生。

鲁迅就很喜欢喝茶,他经常一边写作,一边品茗。他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可见他不仅喜欢喝茶而且也注重喝茶的功夫。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却始终坚持自己,无比从容与淡然。

不仅如此,他还撰写《喝茶》一文,论述他对茶的看法。在文中,他自述他酷爱绿茶,不喜红茶。原因大概是“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注重茶的“神”,喜欢绿茶的清气,这大概与鲁迅冷静而清透的内心世界不无关系。

老舍则在《茶馆》里,用茶来表达他对当时整个社会的看法。老舍确实非常喜欢喝茶,他多次说:“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以清茶为伴,笔耕不辍,创作了很多名作。不知道老舍的那些原稿上是不是也有茶香。

看到此处,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所有喝茶的人都能从容?

当然不是。茶只是用自己独有的特质,为人的淡然从容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对这一切视而不见的人,自然依旧故我。

4种茶叶的冲泡手法

杯茶在手,既可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又可在此过程中怡情养性,可谓是品茶玩味,妙趣横生。泡茶,既可以是单纯的泡茶,也可以是一门艺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茶的冲泡形成了一些动作优美、寓意美好的冲泡手法。那么,这些冲泡手法,你都知道吗?

1、单手回转冲泡法右手提开水壶,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杯)口或盖碗内壁冲入茶壶(杯)或盖碗内。

2、双手回转冲泡法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可选用此法冲泡。双手取茶巾置于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水壶左手垫茶巾部位托在茶壶底;右手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口(茶杯口)内壁冲入茶壶(杯)内。

3、凤凰三点头冲泡法用手提水壶由低而高连续不断上、下拉动三次,使壶口注水入杯时也随之一起一落,动作恰似凤凰点头,生动优美,寓意向来宾鞠躬3次以示欢迎。此泡法是右手提水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但此法不适用于普洱茶。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此方法多用于绿茶冲泡。先用单手回转法,右手提开水壶注水,令水流先从茶壶壶肩开始,逆时针绕圈至壶口。

4、回旋高冲法先用单手回转法,右手提开水壶注水,令水流先从茶壶壶肩开始,逆时针绕圈至壶口、壶心,提高水壶令水流在茶壶口内旋转注水,直至七分满时压腕注水(仍同单手回转手法);水满后提腕令开水壶壶流回旋断水。淋壶时也用此法,水流从茶壶壶肩到壶盖再到盖钮,逆时针打圈浇淋。高冲可以利用冲力使茶叶在壶内充分翻滚,促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冲泡乌龙、普洱茶时常用此方法。不管你是独饮或是与朋友一起分享茶的美味与芬芳,各种冲泡手法不仅能给人艺术与美的享受,也表达对人的诚心敬意,不失为饮茶品茗的境界和情趣。

茶叶分类系列--什么是黄茶?

黄茶(YellowTea)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它历史悠久,加工技术独特,黄茶品质特点是黄色黄汤,要求绿色消失,黄色显出,黄茶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闷黄,经过闷黄工序,黄茶会形成三黄的外表特征,同时苦涩和收敛感减弱,滋味变得醇和甘平,香气更加清悦怡人。根据鲜叶原料和加工要求的不同,黄茶产品分为芽型(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型(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和大叶型(一芽多叶)三种。芽型黄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等;芽叶型黄茶主要有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而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属于大叶型黄茶。

一、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当地为湖南茶叶重要产区和中国黄茶主产区,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土壤肥沃,唐代即为名茶产地。君山银针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其成品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冲泡之后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二、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金竹坪村、宋家河村、金鸡山村,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三、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古时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

蒙顶黄芽制造概括为一炒青、两包黄、一摊放、三复锅、一烘干。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古今广为传颂的赞誉蒙顶茶的诗句。蒙顶黄芽是蒙顶名茶传统产品之一,在茶叶分类上属黄茶类,品质特征是形状扁直,芽肥大整齐,鲜嫩显毫,黄绿匀净,汤黄明亮,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叶底嫩黄。

四、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沩山毛尖的制作工艺:沩山毛尖茶的原料是在清明前后采摘的第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头,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艺精制而成。其中熏烟为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成品沩山毛尖外形叶缘微卷,略成片状,叶色黄亮油润,在光线成透明状,白毫显露;内质松烟香味浓厚,滋味甜醇爽口,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嫩匀。

五、皖西黄大茶

霍山黄大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属黄茶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霍山黄大茶以大枝大叶的外形为特点,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霍山黄大茶加工工序分为炒茶、初烘、堆积、烘焙。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六、广东大叶青

广东大叶青茶是微发酵茶,属黄茶类,因具有特殊的香高味甘醇的特点,而受消费者喜爱。广东大叶青产区主要是韶关、肇庆、湛江等地区的一些县市。大叶青初制工艺分为轻萎凋、杀青、揉捻、沤堆、干燥等五个工序。大叶青的毛茶品质要求是外形条索肥壮卷紧,茶身重实,老嫩均匀,芽叶完整,显毫,色泽青润带黄或青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深黄明亮或橙黄色,叶底淡黄色,芽叶完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yc/1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