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三教九流”,“八大江湖”,“五花八门”,“老九门”,今天小付总结摘抄有关内容,供我们学习交流记忆。

三教

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佛教(释教)、道教。

儒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印度佛教、中国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得益彰。”

佛教(释教)

释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释迦牟尼所悟到的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

道教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文化产物。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诸多方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相信修道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

九流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七略》。此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

在《七略》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说家,却往往要以迎合读者为首。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佛、道三大教派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1)上九流

俗语: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2)中九流

俗语: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具体指: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

(3)下九流

俗语: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具体指: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街、卖糖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那么“八大江湖”指的是哪“八大江湖”呢?八大江湖之说源自于江湖八大门,殊不知在“三教九流”之外尚有江湖“八门”的传说,各朝代野史甚至正史之中多有能人异士的记载,这些能人异士多是“八门”的门人。“八门”可在山野之外,可在庙堂之中,身份通常难被人知晓,神龙见首不见尾,各门甚至到今天都尚有门人传承。

很多朋友都知道江湖生意的“明八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

金是相面算卦八字命理等占卜生意,皮是卖假药的,也叫“挑汉儿的”,彩是变戏法的,挂是和武术有关的行当,比如武师,镖师,卖大力丸的,卖艺的,等等。平是评书,团是相声,相声过去也叫“团春”的,调是指那些看花柳病兼卖大烟的野大夫,柳是曲艺、戏曲行当。这些知识,网上所在多有,不用多说,只介绍一下挂行。挂行又分支、拉、戳、点四门。给有钱人当保镖,看家护院的教师爷,这叫“支点”;走镖护镖闯荡江湖,这叫“拉点”,也叫“走线儿的”;开武馆收徒弟,吃徒弟的孝敬,这叫戳点,也叫戳行;点行是走江湖卖艺的,又分“清挂子”和“挑将汉”,清挂子是单纯打把式卖艺,挑将汉则是卖艺之外兼卖野药,大力丸,虎骨酒,狗皮膏之类的。挂行之中,武艺高强,真有本领的叫“尖点”,没本事、只凭吹牛的叫“腥点”,也叫“里腥点”。

明八门之外,还有暗八门:蜂、麻、燕、雀、花、兰、葛、荣。

暗八门与明八门相对,这是因为明八门中虽然不可避免地有欺诈和欺骗成分,但总体说来在当时属于合法的行为,官府并不干涉,可以公开营业,同时,明八门在江湖中属于比较光明正大的行为,从业者多带几分侠气,在江湖中较能赢得尊重;相比之下,暗八门则在当时就属于违法行为,身份不可公开,官府发现也要严查追究,同时,暗八门的行径,或多或少都在一定程度上违悖江湖道德,江湖好汉们也不齿与之为伍。当然,这只是总体而言,暗八门中一样有侠义之士,一样有热心肠的好人,这样的人也可以获得四方的景仰,扬名立万。郭德纲有一段单口就叫《蜂麻燕雀》,说的是暗八门的前四门,听过的朋友都会了解,所以这四门我们说得简略些:

蜂,指的是那种有组织的多人骗子集团,这样的集体会有一个“安座子”(总揽全局,管理整个团队,相当于今日的CEO)的“老爷子”,整个团队是围绕着这个“老爷子”有系统地组织起来的。这样的骗子集团,行骗的对象多是豪宅大户,乃至官宦人家,行骗的数额很大,干一票足够吃好几年的。

麻:指的是单枪匹马的骗子手,多装扮成和尚、道士、隐逸高人,单枪匹马骗取有钱人家的钱财。

燕:指的是女性或者利用女色行骗的行为,行骗者多为年轻貌美的女性,有的是一个人,有的还有帮手,有扮成姊妹行骗的,有扮成母女行骗的,不一而足,十分为人所痛恨。但这样的行为有“成奸不为骗”的说法,一旦被骗对象与行骗的女性发生了性关系,那整个行为就不再为骗,官府可以追查,但如果受害人请求江湖朋友援手,这是不能管的。管了反而坏了规矩,这叫“胳膊肘朝外拐”。

雀:指的是专业的犯罪团伙,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整个成员,长期在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领域行骗。行骗的规模有大小,但多是大骗子。这一门的骗子比较凶狠,蜂、麻、燕三门的骗子是严禁杀人的,这一门的骗子却常常谋财害命,杀人灭口。所以雀门也叫“缺门”,意即“缺德门”。

花兰葛荣四门,据说是出于一门,所以都带草字头。这四门,是江湖中最黑暗、最凶险的买卖,类似今日概念中的黑社会。很多人以为江湖就是黑社会,其实不然。从事金皮彩挂之类行当的人,虽然人在江湖,却依然是合法的买卖(自然是指在当时而言,今天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与花兰葛荣四门的人很少有交往。与这四门的人交往深厚的,多是武艺高强、阅历丰富、身怀绝技的江湖好汉。过去行走四方的好汉,遇到身边有神情诡异的不速之客,或者在偏僻之处遇到了打劫的强盗,都要先说一句口诀:“西北悬天一枝花,天下绿林是一家”。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表明自己的江湖身份,请求对方高抬贵手;二是暗示对方,自己也是老江湖,并不好惹。按规矩,如果是花兰葛荣四门的人,听到这句话,可以谋财,但不可以害命,而且要“谋财以礼不以力”,不能动武,只能说“光棍日子短了手,朋友帮忙给口饭吃”之类的话,以礼相求。这四门之外的人,听到这句话,也会知道对方也不可小觑,知难而退。至于听不懂这句的人,多是那种拦路打闷棍的小毛贼,就不在江湖好汉的话下了。介绍一下这四门:

花:指的是耍钱的职业赌徒,传以在赌钱谋生,要有师傅,有传授,会“使腥儿”——就是香港人说的“出千”。香港电影《赌王》之类的,所刻画的人物就属于“花家门的”,自然,夸张得不成样子了。过去这类职业赌徒常兼职做强盗,也经常贩卖烟土,多有武艺在身,十分凶悍。

兰:指的是绿林响马,响马和土匪略有不同。一群穷人聚啸山林就是土匪;绿林响马则必须有师傅,有传授,有武艺,还要有江湖经验和知识。用现在的话说,“职业化”的程度比土匪要高一些,这叫“兰家门的”。

荣:指的是小偷,过去小偷自称“荣行”或“老荣家的”。能够自称荣家门的不能是偷鸡摸狗的小贼,得是独来独往的大偷,又叫“高买”。

葛:花、兰、荣三门之外,凭借武功从事非法营生的,统称为“葛”,也叫“吃葛念的”。过去的江湖杀手、打手,打家劫舍的独行强盗,乃至挑将汉的,都可以归入葛家门。

江湖八门可分内八门和外八门

内八门分别是:“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门。

外八门叫法很多,通常是:“盗、蛊、销、凤、千、巫、戏、杀”八门。

其中内八门又分上四门和下四门。上四门是指:惊门,疲门,风门,火门。

下四门是指:飘门,册门,爵门,要门。

惊门

惊门是江湖八大门之首,主要是研究吉凶祸福,为人指点迷津。那么如今看相算命的都算惊门中的江湖人。惊门弟子拜二祖四师:二祖是指演先天卦的伏羲和演后天卦的周文王。四师则是指:马前课诸葛亮,推背图袁天罡和李淳风,还有烧饼歌刘伯温。而江湖术士们常拜的还有另外一位祖师爷就是汉代的东方朔,据说东方朔曾经就在长安城中摆摊占卜。如果说惊门也有经典的话,那就是《易经》。江湖八大门以惊门为首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它研究的是天道变化。惊门一旦精通,则其余七门江湖术都可触类旁通,推演吉凶祸福世事变化本就是世间道的核心。现代的算命先生也自称惊门传人,但是相较古惊门演化天地变化、望气断脉、扶龙定鼎的本事,现在的惊门大概也就只剩下一点察言观色看人的眼力活了。但万千杂草之中总有梁木,也说不定街边的某位貌不惊人的算命先生还续写着惊门的传奇。

疲门

疲门仅次于惊门位于江湖八大门之二,地位也很重要,因为它研究的是人自身的学问。严格说起来疲门的始祖是黄帝轩辕与炎帝神农,他们也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疲门的经典当然是《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疲门分内外,外疲跟多是些骗子,卖假药的,专治绝症的,卖祖传秘方的,包治百病的这些都是外疲的骗子。外疲门专治得了重病或绝症的病人,正规的医生看不好,家属只好求助外疲门,结果通常是病人病没治好,人也死了,钱也被疲门弟子给掏干净了——病人死后,病人的老婆孩子也都没钱过日子了。所以,谁遇上疲门弟子,谁就要脱层皮(疲),这也是疲门“疲”字由来的一种说法。内疲则是指有真本事的疲门弟子——他们并不是骗子,也曾是堂堂正正给人看病的医生。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比如遭人陷害、医疗事故等,他们没办法再坐堂,所以就只好在江湖上飘着,靠着医术四处救人为生,碰到内疲门人是非常幸运的,他们通常有精湛的医术,或者秘书偏方,同时又有医者仁心,很多穷人身患重病却没钱医治,只有遇到内疲门人才有一线生机。

飘门

讲究的是云游求学之道。飘门的祖师爷是孔子孔圣人,这恐怕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而时至今日,江湖杂耍卖艺、登台现演的,甚至烟花妓女,都自称飘门中人。

册门

讲究的是考证今古之学。册门的祖师爷是司马迁。时至今日江湖术,捣腾真假古董的,卖春宫的,经营字画的,都自称册门中人,甚至还包括盗墓的。

风门

风门的风,指的就是风水,风门弟子,就是风水先生、阴阳宅地师一类人。风门的祖师爷据说是郭璞。风门弟子,研究的是天下地理山川,地气灵枢。看阳宅,看阴宅,或是风水寻龙术,这些都是风门中人的本事。现今社会人们对于风水依然有着执着的追求,以前走街串巷的风门弟子,如今已经是小到市井百姓大到达官显贵的座上宾。很多贪官都暗地里奉养着风门弟子,以保住自己的气运。不过现在的风门弟子还有先祖几分本事就另当别论了。

火门

讲究的是各种养生之术。火门的祖师爷是葛洪葛天师,经典包括《抱朴子》、《参同契》等。炼丹术、炼金术、房中术都是火门。火门也有内火外火之分——古代江湖上能遇见的大多是外火门,外火门就是文、武火和采补派这些骗人的勾当。内火门人踪迹难寻,都些是真正懂火门丹诀的修行人。外火里面的文火主要是靠卖一些罕见的药物来赚钱——比如说大补药,壮阳药,春药,哈哈散,甚至福寿膏,芙蓉膏,这些文火都卖。“文火”卖大力丸,而武火则是专骗有钱人,假扮成道士或高人,传授他们气功,骗他们的钱。相信“气功大师”王林,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其实用的也不过是“武火”的基本伎俩,却骗得很多名人政要都上了当。“武火”最赚钱的就是向有钱人传授房中术。想学房中术的人,有的是纯好色,有的则是想通过行房来养生。但最多的,还是想通过房中术来生个儿子。因为很多火门的骗子,都宣扬如果用火门房中术的行房技巧行房的话,包管能生儿子!现在,你在电线杆子上,或者网上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包生儿子的‘秘方’,需要花钱去买。这些骗术的源头,就是出自江湖外火门。

爵门

讲究的是为官之道。传说爵门的祖师爷是鬼谷先生,经典是《鬼谷子》与《战国策》,鬼谷先生有两个很有名的弟子苏秦和张仪,传统爵门讲的其实是纵横术。自近代以来,买官卖官的把戏,包括以官方机构的名义诈骗等等,也算是爵门的江湖术。

要门

讲究的是落魄之道。这一门的学问十分深奥,时运不济时该当如何自处又如何渡厄?要门的祖师爷据说是朱元璋,还有一说是柳下拓,其究竟已不可考。近代以来,打莲花落要饭的,吃大户打秋风的,装作僧尼化缘骗人的,甚至下蒙汗药的,都可算要门中人。

由此看来,江湖八大门包罗万象,讲的就是人世间做事的手段与道理。而江湖术本身没有什么善恶好坏,就是各种手段,但是江湖中人良莠不齐。而近代的江湖八大门讲的几乎都是江湖把戏了,归于“走江湖”的狭义之中。古时江湖中人有两种讲究:“里”与“尖”,也称为“术”与“道”。里指的是手段,类似生意经,揣摩人的心理运用何种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尖指的是真本领、真正的功夫与追求的大道。比如疲门讲行医,“里”指的就是怎么故弄玄虚能忽悠人,而“尖”指的是真正的医道修为。在世间行事,这“里”与“尖”二字不可偏废,否则就算你有真本事也未必有人肯买帐,古往今来天底下怀才不遇人多的是。俗话说“尖中里,了不起,里中尖,赛神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近代以来走江湖的术士艺人,更多的是研究坑蒙拐骗的手段,大多沦为下九流了。其实江湖术本身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善用此中之道,足以行走天下。“要门”是江湖八大门的最后一门,从字面理解就是要饭行乞的意思,讲究的是落魄之道。这一门的学问深奥,时运不济时该当如何自处又如何渡厄?是八大门中最难学透的。过去很多江湖人,落难之时多少都会使用要门手法,沿途筹集盘缠回家。但从江湖术的角度,它真正的诀窍在于如何面对这世上的善意与恶意,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善意与恶意,秘诀的精髓也是历代要门的规矩,只有很简单的两句话,总共十个字一一取舍善与人,无仇不恶索。要饭的,必须要对方能做出表达善心的行为,才能要得着,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世人的善意,无论对方行善出于什么目的,为了面子、身份、他人的赞扬或发自内心的怜悯。在通常情况下,要门中人必须要让对方行善得善,给他实现目的应有的满足,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某一家人施舍一碗饭,只要不是故意给馊的不能吃,哪怕是冷、很不好吃,要门中人不想吃也要当面诚恳道谢。哪怕出门偷偷倒了别给人看见,再去下一家要,这是古代要门的规矩。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讲究?假若世人行善不能得善,反而把自己搞的很难堪,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再施舍,也封死了其它人得到帮助的可能。还举上面的例子,假如过几天再有一个已经很饿的乞丐到那一家乞讨,他是愿意接受那样的施舍也愿意吃的,要留余地让他能够得到需要的帮助。这就是“善要”。那什么是“恶索”呢?XX在广州火车站借手机给那个自称落难的小姑娘打电话,结果手机却被骗走了,这就是典型的“恶索”。它在利用一个人善良的行为,却让对方收获的是伤害。其实这种事情害伤的不仅仅是XX,假如发生的多了,有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同样的场合就根本得不到他人善意的帮助了。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世间行善者,也伤害了所有真正落难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一些江湖要门术的门道,如此设局行骗,正因为是这样,对江湖术诀窍理解更深的高手,才会在心中骂这些人为“杂碎”。除非是有仇,想报复或教训某人,否则要门中人不能恶索。现代社会广义的要门术运用可不仅指要饭,搞慈善基金会也是其中的一种,是相当有社会地位、风光体面的事业了。但无论使用什么门槛,也要注意不能有恶索的嫌疑,不能让人被逼无奈去捐款回头心中老大的怨恨,有些事情可以倡导、可以引诱,但不能恶索。

外八门的概念:

所谓的江湖外八行,共分为金点、乞丐、响马、贼偷、倒斗、走山、领火、采水8种偏门行业。8个行当有个合称,叫作“五行三家”,金点为算命一行,响马为拦路抢劫一行,倒斗为盗墓一行,走山为骗术,领火为蛊术,采水为官妓。看似只有8个行当,但实际上,这8门几乎囊括了江湖上所有的偏门,从古至今的江湖流派,几乎都与其脱不了干系。(盗门三只手,千门两颗心,兰花情全假,红门手非真)

1.盗门

在外八行中,最大也一直鼎盛不衰的自然就是盗门了,天下很多没有本钱的买卖都可归类于盗门之中。无论是走千家过百户的飞贼土鼠,还是占据一方、拉竿立旗的响马流寇。甚至包括荒郊野岭挖坟掘墓的摸金校尉,这些都算是盗门之人。

2.千门

而外八行里最神秘的则是千门,故老相传,千门乃是推演八卦的祖师伏羲氏所立,创下虔门三技的伏羲,本以救苦度世为目的,却被人们变成了尔虞我诈的手段。千也可以称之为骗,有“串骗”“色骗”“诈骗”“拐骗”“诱骗”“奸骗”“装骗”“相骗”等等不一而足。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大上海滩,骗术最为盛行,很多初到那里的人,往往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造就了一个畸形的繁华社会。

3.兰花门(又叫红花门、凤门、娼门)

兰花门是江湖外八门之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妓女,这些女子都靠卖色为生,虽然在江湖百千行当中是最为人所唾弃的一行,同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行。卖色这个行当,历史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但无论以前的朝廷还是现代的政府怎么打压,无论世人怎么评价,兰花一门的产业一直是长盛不衰。

4.索命门

至于最后一个还留存于江湖的门派,则是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但它却是最为血腥,到目前为止也最为国际化的索命门。索命门的创始人是专诸、要离,这两位比荆轲还要早的著名刺客,千百年来被索命一脉尊崇为祖师。但索命一门以前可不是金钱换命的理念,无论是专诸、要离、荆轲,还是无名、百韧,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刺客,无不本着为民、为天下的信念,去做他那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伟大事业。

5.红手绢、神调门、机关门、相术

除了千门、盗门之外,像是以演戏法为生的红手绢,装神弄鬼的神调门,木牛流马的机关门,都已经逐渐没落下去了。但是风水、相术这门手艺却是在海外华人界繁荣昌盛。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现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出自《虞初新志·孙嘉淦南游记》:“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五花八门”有时候也解释为古代战术中的阵势:“五花”是五行阵,“八门”则是“八门阵”,也称八卦阵,按照八卦的次第列为阵势,八八可变成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迷离莫测之中。

五行系指木、火、土、金、水。加之五行又代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它们混合在一起还可以变成多种颜色,能够使人眼花缭乱。

除了阵法之外,在古代,“五花八门”也被具体指定为几种特定的行业:

五花:

金菊花,卖茶的女子;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玩杂耍的艺人;

土牛花,挑夫;

木棉花,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八门:

所谓“八门”是指在市场摆地摊,靠口巧舌来挣钱吃饭的生意人,即:金、皮、彩、挂、横、兰、荣、葛。

一门金(一说巾)——“金点”是江湖艺人管相面算卦的总称。有哑金、啃子金、戗金、袋子金、老周儿等等。

二门皮——“皮”行是卖药的总称。这行又叫“挑汉儿的”。按所卖药的不同,分别称为:挑招汉、挑顿子汉、挑炉啃、挑罕子、挑柴吊汉、挑将汉、挑粒粒、挑熏子汉的等等。

三门彩——“彩”是彩立子。凡是变戏法的,皆称为“彩立子”变洋戏法的叫“色唐立子”。

四门挂——在市场、庙会练把式卖艺的,江湖人调侃儿叫他们为“挂子行”。分为:支、拉、戳、点、尖、腥等等。

五门横——劫道、行窃之人。大到各类山贼马匪,小到市井中偷摸抢劫。

六门兰——说相声的。江湖人管说相声的调侃儿叫“团春”的。

七门荣——搭篷扎纸的。扎纸,又称纸扎、糊纸、彩糊,融汇剪纸、绘画、草编、竹扎、裱糊为一体。家里办丧时购置烧给死者。清末也一说为卖鸦片毒品的。

八门葛——唱大鼓的。江湖人管唱大鼓这行调侃儿叫“柳海轰”的。有奉天调、乐亭调、西河调、梅花调、梨花调等。

从以上的解释来看,五花八门更多是指清朝时期的各种职业。

“五花”、“八门”一度被用来代指“士农工商”等主流职业外的市井底层职业从业者,这些职业从事者多被社会所轻视,所以五花八门也就有了贬义。如今,它已成为常用的中性词。

总结到这里了,再增加个九门吧

老九门分上三门,平三门和下三门。

上三门:张启山(张大佛爷),二月红(陈皮阿四的师傅),半截李。

上三门为官,军爷戏子拐杖仙,都是家道殷实的老家族,而且正式的身份大体已经漂白,有着门面上的正当买卖,而且在官面上势力庞大,倒斗主要靠自己的伙计。上三门的三位老当家,都是赫赫有名的老瓢把子,当时道上说一不二的人物。说他们是土夫子,可能有点屈就,因为当时他们家族的势力已经类似于小军阀。

平三门:陈皮阿四,吴老狗(主角吴邪的爷爷),黑背老六。

如果说上三门的传说大部分都是英名、美名或者是市井八卦,平三门的传说大部分就是恶名了。平三门为贼,阎罗浪子笑面佛,是夹喇嘛的主力,都是些孤胆英雄,手下最多几个徒弟,整天在山里走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人都比较年轻,而且贪欲很重,杀人掠货什么都干,名声是靠拼杀出来的,所以也没什么顾虑。

下三门:霍仙姑(霍秀秀的奶奶),齐铁嘴,解九爷(解雨臣的爷爷)。

下三门为商,美人算子棋通天,是故事比较少的一门,都是已经往古董商靠的商人,主要以倒卖为主,虽然功夫不弱但是不太自己活动。下三门和平三门的来往关系密切(比如吴家跟解家就是姻亲),而上三门和下三门,因为无利益瓜葛往来相对少。

九门人物

张启山:老九门的大当家,人称张大佛爷。是上代张起灵(张瑞桐)的孙子,与普通人混血的张家后人。属于被本家逐出的一个小家族,从东北南迁至长沙。张启山参加过近代革命,是开国元勋之一,但用的不是真名。解放后对九门进行过一次彻底大清洗,目的是为了保护一个无法现世的秘密。(注:张家族长都叫张起灵,张启山祖父是上代张起灵,原名张瑞桐。末代张起灵为我们所知的闷油瓶"小哥")

二月红:(陈皮阿四的师傅),长沙花鼓戏班子的名旦角,用戏台上的功夫盗起墓来如行云流水。妻子是个卖阳春面摊子家的女儿,平淡无奇(吴邪原话),而二月红是个标准美男子,风流多金。妻子早逝,给他留下三个儿子。他终生未再娶,死后在解雨臣的主持下将其与妻子合葬。

半截李:姓李,九门排行第三,真名未知。一次盗墓时被同伴打断腿封在了古墓里,侥幸逃出后只剩了半条命,从此心狠手辣,极为多疑。与解九爷、吴五爷关系比较好。深爱着守寡的嫂子,后来嫂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出生时差点被产婆不小心摔到地上,五爷放狗及时接住才保下孩子性命。

陈皮阿四:据称是九门中最无人性的一个,曾经为了倒一个斗杀光了一个村子的人。少年时做过二月红的徒弟,对二月红和夫人敬如父母,十分喜欢二夫人。夫人去世后他性情大变,因为心狠手辣被二月红下令永远不得再进门。每到夫人祭日他依然会带上夫人爱吃的螃蟹,在二月红门前祭拜。吴邪遇上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

吴老狗:老九门的五爷,吴邪的爷爷。长沙吴家的第一代,本有两个哥哥,最后活下来并留下子孙的只有他一个。他在江湖上闯出名号的时候还年轻,为人慷慨和善,又爱结交朋友,人缘极好。九门被洗涤时他得到风声逃过一劫,去松花江畔找到张启山,在张启山建议下去了杭州,之后经解九爷介绍娶了解家表小姐,做了上门女婿,有三个儿子。五爷好狗,身边养有一只三寸丁,解放后第一批军用犬培育机构,就是在他分布于各地的狗场建立起来的。

黑背老六:一个孤独的刀客,终生与刀为伴,九门唯一一个打手出身的人。有个与他相好的青楼女叫白姨,年纪大了被卖往南洋做苦工,黑背老六冒着风雪千里独行把她背了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女人后半辈子就死心塌地跟了他。黑背老六活到解放后,十年浩劫中与红卫兵发生冲突被打死。他的一生,是典型旧社会的悲剧人物。

霍仙姑:人称七姑娘,霍秀秀的奶奶。霍仙姑相貌头脑身手俱佳,气场干净,气质宛如仙女一般出尘。年轻时爱吴邪爷爷爱到不行,吴邪爷爷结婚生子后便嫁去了京城,成了新政府的高官夫人。霍家是罕见的女性家族,历代当家的都是女性,女儿外嫁后生的女孩也都跟着姓霍。后来死在张家古楼中,被吴邪带回了头颅证实死讯。

齐铁嘴:擅长问算卜卦,而且奇准。盘口虽小,很多人为求卦去他铺子里买古董,生意一直不错。有个儿子叫齐羽,当年文锦考古队的一员。吴邪从小习字的字帖就是齐羽写的,两人的笔迹几乎一模一样,吴邪自己都分辨不出。吴家有意识的把关于齐羽的一些事灌输给吴邪,为了牵制幕后敌人的注意力,让人误以为齐羽还活着。吴邪在懵懂时也曾怀疑过自己到底是谁。

解九爷:解连环的父亲,解雨臣的爷爷。解九爷在日本留过学,工于心计,老九门解体时,与张启山代表的官方势力暗斗了很多年,最后逃到杭州被吴邪爷爷保护下来,把他们随身携带的一个重大秘密,掩埋到了吴三省新宅子的地基之下、一个隐秘的南宋皇陵内。解连环和吴三省是表兄弟,相貌有些相似,多年来共用同一身份,吴邪的三叔实际上是两个人。解雨臣也在幕后支持吴家生意,吴家后来的发展其实是两家共同作用的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qg/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