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赤小豆
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赤小豆-豆目豆科植物 所属类别: 植物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收集种子备用。种子供食用;入药,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 我国是世界上赤小豆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主要出口国。其利尿通淋、除湿退黄之功应用历史悠久,成方较多,如《圣济总录》中赤小豆汤、《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圣惠方》中赤小豆散等。现代研究发现,其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水痘、腮腺炎、炎性外痔、皮肤病等疾病效果良好,同时还有抗氧化和雌激素样等多种作用。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赤小豆 别名 米豆、饭豆 拉丁学名 Vignaumbellata 二名法 Vignaumbell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豆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菜豆族 属 豇豆属 种 赤小豆 分布区域 栽培面积以中国最大,次为日本、朝鲜、菲律宾及东南亚地区。 古称 小菽、赤菽 扩展阅读本草纲目-赤小豆更多 「校正」自大豆分出。 「释名」赤豆(恭)、红豆(俗)、(《广雅》),叶名藿。时珍曰∶案∶《诗》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麦。此即八谷也。董仲舒注云∶菽是大豆,有两种。小豆名,有三、四种。王祯云∶今之赤豆、白豆、绿豆、萱豆,皆小豆也。此则入药用赤小者也。 「集解」颂曰∶赤小豆,今江淮间多种之。宗曰∶关西、河北、汴洛多食之。时珍曰∶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下种,苗科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至秋开花,似豇豆花而小淡,银褐色,有腐气。结荚长二、三寸,比绿豆荚稍大,皮色微白带红。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饭、馄饨馅并良也。 「气味」甘、酸,平,无毒。思邈曰∶甘、咸,冷。合鱼食成消渴,作酱同饭食成口疮。藏器曰∶驴食足轻,人食身重。 「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本经》)。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下腹胀满,吐逆卒(《别录》)。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捣末同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煮汁,洗小儿黄烂疮,不过三度(权)。缩气行风,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士良)。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暴痢后,气满不能食者,煮食一顿即辟瘟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时珍)。 「发明」弘景曰∶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肌肤枯燥。颂曰∶水气、香港脚最为急用。有人患香港脚,以袋盛此豆,朝夕展转践踏之,久久遂愈。好古曰∶治水者惟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藏器曰∶赤小豆,和桑根白皮煮食,去湿气痹肿;和通草煮食,则下气无限,名脱气丸时珍曰∶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以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或言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死为疫鬼,而畏赤豆,故于是日作小豆粥厌之,亦傅会之妄说也。又案∶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因阅本草载此,谩记之。又《朱氏集验方》云∶宋仁宗在东宫时,患腮,命道士赞宁治之。取小豆七十粒为末,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后患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予苦胁疽,既至五脏,医以药治之甚验。承亮曰∶得非赤小豆耶?医谢曰∶某用此活三十口,愿勿复言。有僧发背如烂瓜,邻家乳婢用此治之如神。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但其性粘,干则难揭,入苎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 「附方」旧十五,新十九。水气肿胀∶颂曰∶用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并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也。韦宙《独行方》∶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温渍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杂食,亦愈。《梅师》∶治水肿。以东行花桑枝烧灰一升,淋汁,煮赤小豆一升,以代饭,良。水蛊腹大,动摇有声,皮肤黑者∶用赤小豆三升,白茅根一握,水煮食豆,以消为度。辟禳瘟疫∶《五行书》云∶正月朔旦及十五日,以赤小豆二七枚,麻子七枚,投井中,辟瘟疫甚效。又正月七日,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枚,女吞二七枚,竟年无病也。(《肘后方》)辟厌疾病∶正月元旦,面东,以齑水吞赤小豆三七枚,一年无诸疾。又七月立秋日,面西伤寒狐惑∶张仲景曰∶狐惑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赤小豆三升(下部卒痛,如鸟啄之状∶用小豆、大豆各一升,蒸熟,作二囊,更互坐之,即止。(《肘后方》)。水谷痢疾∶小豆一合,熔蜡三两,顿服取效。(《必效方》)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末,水服方寸匕。(《梅师方》)肠痔下血∶小豆二升,苦酒五升,煮熟日干,再浸至酒尽乃止,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肘后方》)。舌上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绞汁服。(《肘后方》)。热淋血淋,不拘男女∶用赤小豆三合,慢火炒为末,煨葱一茎,擂酒热调二钱服。(《修真秘旨》)。重舌鹅口∶赤小豆末,醋和涂之。(《普济方》)。小儿不语,四、五岁不语者∶赤小豆末,酒和,敷舌下。(《千金》)。牙齿疼痛∶红豆末,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入铜青少许。一方入花碱少许。(《家宝中酒呕逆∶赤小豆煮汁,徐徐饮之。(《食鉴本草》)。频致堕胎∶赤小豆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妊娠行经∶方同上。妇人难产∶《产宝》∶用赤小豆生吞七枚,佳。《集验》∶治难产日久气乏。用赤小豆一升,以水九升,煮取汁,入炙过黄明胶一两,同煎少时。一服五合,不过三、四服,即产胞衣不下∶用赤小豆,男七枚,女二七枚,东流水吞服之。(《救急方》)。产后目闭心闷∶赤小豆生研,东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肘后方》)。产后闷满,不能食∶用小豆三、七枚,烧研,冷水顿服,佳。(《千金方》)。乳汁不通∶赤小豆煮汁饮之。(《产书》)。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熊氏)。妇人乳肿∶小豆、莽草等分。为末。苦酒和敷,佳。(《梅师》)。痈疽初作∶赤小豆末,水和涂之,毒即消散,频用有效。(《短剧方》)。石痈诸痈∶赤小豆五合,纳苦酒中五宿,炒研,以苦酒和涂即消。加栝蒌根等分。(《范汪方》)痘后痈毒∶赤小豆末,鸡子白调涂敷之。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尤妙。丹毒如火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时时涂之不已,逐手即消。(《短剧方》)。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金疮烦满∶赤小豆一升,苦酒浸一日,熬燥再浸,满三日,令黑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六畜肉毒∶小豆一升,烧研。水服三方寸匕,神良。(《千金方》)。 叶 「主治」去烦热,止小便数(《别录》)。煮食,明目(《日华》)。 「发明」时珍曰∶小豆利小便,而藿止小便,与麻黄发汗而根止汗同意,物理之异如此 「附方」旧一,新一。小便频数∶小豆叶一斤,入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心镜》)。小儿遗尿∶小豆叶捣汁服之。(《千金》) 芽 「主治」妊娠数月,经水时来,名曰漏胎;或因房室,名曰伤胎。用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乃止(时珍。出《普济》)。 展开 目录1植株形态 2果实特征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5化学成分 6药用价值 7适宜人群 8注意事项 9贮藏 10物种区别 11推荐菜品 12食物营养成分 植株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纤细,长达1米或过之,幼时被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两端渐尖;小托叶钻形,小叶纸质,卵形或披针形,长10-13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全缘或微3裂,沿两面脉上薄被疏毛,有基出脉3条。总状花序腋生,短,有花2-3朵;苞片披针形;花梗短,着生处有腺体;花黄色,长约1.8厘米,宽约1.2厘米;龙骨瓣右侧具长角状附属体。荚果线状圆柱形,下垂,长6-10厘米,宽约5毫米,无毛,种子6-10颗,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有时为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直径3-3.5毫米,种脐凹陷。花期5-8月。 果实特征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赤小豆种皮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细胞内含淡红棕色物,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1列,呈哑铃状,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并含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和簇晶。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型细胞间隙。 地理分布我国南部野生或栽培。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朝鲜、日本、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亦有栽培。 栽培技术折叠选种选择千粒重高、极具增产潜力、优质、抗病的品种,例如垦引1号、宝清红、龙小豆、合江1号、日本红、吉、大红袍等。应重点选择皮薄粒大、颜色鲜艳、籽粒饱满、淀粉粒沙性好的品种种植。 合理轮作赤小豆喜温,不耐涝,忌连作和重迎茬,最好选择2年以上没种过豆类作物的地块。建议轮作方式:赤小豆-谷子-玉米;赤小豆-玉米-高粱;赤小豆-小麦-玉米。赤小豆喜肥、抗旱,根系比较发达,但入土穿插力不强,宜选用砂壤土,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利于根瘤活动。秋后或早春进行耕翻,耕翻后及时耙地起垄,做到表土细碎平整,上松下实。 播种适期播种利于苗齐、苗壮、多花多荚、适期成熟、提高产量及品质。为保证早出苗、出齐苗应尽量做到播深一致。播种前要进行机械或人工选种。将虫蛀粒、碎粒和杂质去掉,保证种子的净度和纯度。种子精选后晒种1-2d可以提高赤小豆种子的生活力。也可选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苗期病虫害,补充微量元素。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北部冷凉地区,一般在5月5日-5月15日播种即可。播种后及时镇压,避免土壤失墒。干旱地区也可播前和播后各镇压1次。根据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适当调节种植密度,高肥水地保苗15.0万-22.5万株/hm,中肥水地保苗22.5万-30.30万株/hm,低肥水地保苗30.0万株/hm以上。行距一般50-60cm。出苗达80%时,进行调查,如发现缺苗,应及时催芽补种。 中耕除草赤小豆苗期生长势弱,易受杂草危害,不利于生长。应适时中耕,消灭田间杂草的同时,还可以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养分和通气状况的作用,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增强其同氮能力。建议在间苗后进行1次中耕,之后每隔7-10d中耕1次,共进行3-4次。也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来控制杂草危害, (1)用禾耐斯1.4-1.7L/hm2加70%赛克津0.5-0.6kg/hm2; (2)用乙草胺1.5L/hm加70%赛克津0.3kg/hm。苗后化学除草可用15%精稳杀得0.5-1.2L/hm加25%虎威1.0-1.5L/hm。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后期可人工拔草。 施肥种植赤小豆总的施肥原则是巧施氮肥,重施磷肥,有区别的施用钾肥,适当增施钼肥和菌肥。可将全部磷肥、钾肥和约1/3的氮肥混合作为种肥、底肥分层施用。应重点在开花初期进行追肥,将种肥施用后余下的2/3氮肥全部开沟施入并及时覆土。花荚期也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后期不追施尿素或可根据赤小豆长势适当少追尿素,以免植株贪青晚熟。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以生态调控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为降低环境污染可采用无公害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播前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如农抗、科生霉素、苦参素进行拌种。生长期间蚜虫和豆荚螟发生初期(即7月中旬、8月初)可用BT生物制剂和苦参素生物杀虫剂,分别防治1次。 适时收获当赤小豆植株上部茎枝变黄,下部叶片脱落,豆荚颜色变浅时为适时收获期。收后及时晾晒促进后熟。贮存赤小豆籽粒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13%以下,否则极易变质。 化学成分陈俏等从赤小豆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2种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表儿茶素、3-羟甲基呋喃葡萄糖苷、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5-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5-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二氢槲皮、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丙二醇。 药用价值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适宜人群赤小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医药界认为,赤小豆虽然无毒,但是人们的体质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以赤小豆为营养品。如小孩平素吃东西较少,食欲不佳、营养欠佳、大便稀溏时,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如果成人体质虚弱,正服用补益作用的中药时,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另外,小儿消化功能较差,虽然体质适宜于食用赤小豆,但也不能进食太多,导致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身体消瘦之人忌食。晋代名医陶弘景说赤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载赤小豆":久食瘦人。"《本草纲目》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故而在食用赤小豆时应当注意不能久食。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物种区别赤小豆与赤豆 赤小豆来源有二,功效应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凉,药用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当食物。二者已混用。 赤小豆与相思子 唐朝诗人王维有首脍炙人口的咏情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物抒情表达相思,委婉含蓄,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但王维所说的"红豆"是指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而中药"红豆"是指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也称"赤小豆"。 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俗称"红豆",辛、苦、平,有大毒,与赤小豆不可混用,以免中毒。 赤小豆与木豆 木豆是赤小豆的混洧品,至今不少地区仍按赤小豆入药,或以木豆入药。木豆Cajanuscajan(Linn.)Millsp.为豆科植物,别名赤小豆、树豆、观音豆(福建)、大木豆(广西)、三叶豆(云南)。种子略扁,类圆形,长0.6-0.8cm,宽0.5-0.7cm,新株肥足可大如黄豆,种皮黄褐色至红棕色,种脐白色,中纵向凹陷成沟状,一端与种皮连接处往往有一深棕褐色的斑点。子叶两枚肥大。种子在闽南按赤小豆同等使用,具有解毒消肿,主治小儿水痘,痈疽疮毒,水煎洗或捣烂外敷的功用。 推荐菜品三豆西瓜翠鸭汤 食材:绿豆、白扁豆、赤小豆各50克,西瓜皮克,广陈皮15克,水鸭1只(约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的沸水中稍焯过,捞出冲净血沫;西瓜皮刮净表皮及红瓤,洗净切大块,然后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放入砂锅内,加毫升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这道汤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等作用,适合一般人群在炎夏酷暑时节食用。 三豆沙葛排骨汤 原料:白眉豆50克、白扁豆50克、赤小豆50克、沙葛克、无花果4个、猪排骨克。 做法:先将猪排骨洗净,斩小段;沙葛剥皮,洗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升、白酒少许,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汤性平和,有良好的健脾滋肾、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利湿解毒等作用,适宜夏天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肾不足、水湿运化不利,或肺胃热盛、阴津不足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赤小豆山楂薏仁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白扁豆20克、茯苓15克、生山楂20克、粳米克。 做法:除粳米外,其他材料放入锅中浸泡30分钟;粳米洗净,倒入浸泡食材的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10分钟后改小火煮20分钟即可,趁热食用。 这道药膳对于痰湿体质兼有心神不安、食欲差等症状有较好作用。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弱、胃酸过多者禁食此方。 食物营养成分食物名称赤小豆含量参考约每克食物中的含量能量千卡蛋白质20.2g脂肪0.6g饱和脂肪酸0.1g多不饱和脂肪酸0.3g单不饱和脂肪酸0.1g碳水化合物63.4g不溶性膳食纤维7.7g钠2mg镁mg磷mg钾mg钙74mg锰1.33mg铁7.4mg铜0.64mg锌2.2mg硒3.8μg维生素A13μg维生素B1(硫胺素)0.16mg维生素B2(核黄素)0.11mg烟酸(烟酰胺)2mg维生素E14.36mg展开 豇豆属狭叶豇豆赤豆细茎豇豆长叶豇豆滨豇豆贼小豆毛豇豆绿豆卷毛豇豆琉球豇豆黑种豇豆三裂叶豇豆赤小豆豇豆野豇豆乌头叶豇豆-END-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在看分享转发永久免费学中医名额限量名,现在0元领取 真人实操+助教答疑 手把手教你学会中医 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qg/9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味中药背后都有个美丽的故事上
- 下一篇文章: macr美macr女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