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病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苏轼,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一位大文豪。他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儒释道三家思想无一不晓,又创作出了东坡肉等美食,可以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被誉为一代巨匠。

不过苏东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人生却历经坎坷,从首都汴梁因乌台诗案一路被贬谪,三起三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即使人生屡屡受挫,苏东坡本人却是开朗、豁达,安贫乐道,总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但即使是这样一位心态极好的大诗人,却在晚年因为一场追忆发妻的梦境破防,醒来后悲痛欲绝,挥笔写下了被称为“悼亡诗之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其中第一句就是令人耳熟能详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词用语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寸断肝肠。

而这位被苏东坡如此怀念的妻子,正是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苏东坡对于这位妻子十分疼爱。

想必了解苏东坡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妻子去世后十年写下悼亡词回忆发妻,更是在当初他与王弗的新婚之夜就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记述那一晚的洞房花烛,为人们津津乐道。

美好的初恋

王弗嫁给苏轼时年方二八,正是豆蔻年华。苏轼大了王弗三岁,当年为19岁,正是青春年少,风光得意之时。

在我国古代,对于家中男子的要求一向是先成家,后立业。苏轼刚刚结束了寒窗苦读,正准备进京赶考,搏个功名出来。

家中人为了鼓励他,特意为他举办了婚礼,而迎娶的对象王弗,正是苏家世交王家的女儿。

苏轼和王弗属于是自由恋爱。小时候苏轼的父亲苏洵常常带着小苏轼来到老友王方家做客。

苏轼从小就机灵伶俐,吟诗背书可谓是信手拈来,十分讨王方老爷子的喜欢。

而王方的女儿王弗经常听父亲夸赞这位苏家的小子,对于苏轼也自然是极有好感。

时间长了,苏轼和王弗两个孩子渐渐混熟,苏轼常常背书给王弗听,还时不时地给她讲故事、逗她玩。

而王弗性情温婉,从来都是报以崇拜的眼光听着,而且听到裉节儿处总是拍手夸好,听得少年心性苏东坡十分得意。王方见二人如此熟络,于是起了定亲之心。

苏轼的家乡在四川岷山,岷山脚下的青神县有一池,清澈见底,风景明丽。

据说有一日,王方和苏洵带着孩子来此地游玩。苏轼见此池如此恬静,不由得开玩笑道:“好池岂能无鱼?”话音刚落,只听得扑通水声,池子里竟然真的涌现出了一条条活泼自由的游鱼。

王方才情大发,顺接着苏轼的话头说道:“好池岂能无名?”于是请在场的晚辈为小池定名。

苏轼和王弗二人的题字送来,王方苏洵一见,这题纸上赫然是一模一样的两个名字:唤鱼池。二老见两位年轻人如此心意相通,当场就决定定亲。

新婚当夜,苏轼终得良人为伴。此时的苏轼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才气与喜悦勃发而出: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可能有些诗词功底的朋友们一下子就认出了这首词的题材。是的,这首词的题材就叫做集句。

所谓集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现代的古诗词串烧。比如那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就可以说是一种不算很标准的集句。

而苏轼刚才所写下的那首词,里面的诗句没有一句是他本人写的。但是经过苏轼本人的排列组合之后,整部作品浑然天成,平仄韵脚严丝合缝,从此可见苏轼的才华,远非旁人可比。

这首词就是大名鼎鼎的《南乡子·集句》。苏轼在词中引用了李商隐、杜牧、白居易等诸多大家的诗词。上半阙描绘了新婚妻子王弗的美丽,下半阙描绘了新婚之夜的美好。特别是那句“罗帐细垂银烛背”,恐怕会引起不少读者无限的遐想吧。

家有贤妻

上文中说过,苏轼小时候经常在王弗面前展现自己的才气。但是须知王弗可是出身官宦人家,对于诗词歌赋岂会一点不懂?只是她性格淑慧端庄,从不爱摆弄自己。对于自己的才华,也是藏锋不露。

苏轼在写文章、背书时,王弗只是静静地做着针线活,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苏轼在一开始也没有当回事儿,以为爱妻只是单纯地黏着自己罢了。只是王弗虽然藏锋,但是才华终究还是掩盖不住的。苏轼背诗、背书若有卡壳之时,王弗总是下意识地提醒他。

久而久之,苏轼开始对这个妻子感到好奇,于是追问她都看过什么书。谁知不问不知道,苏轼书房里的大部分书籍王弗都可以说是有所涉猎,答得头头是道。

苏轼不禁大喜过望,从此将王弗引为自己的贤内助,二人常常探讨文学方面的问题。

苏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格,恐怕对他感兴趣的人都略知一二。他常自夸“上能陪玉皇大帝,下能陪卑田院乞儿”无论对方是谁,苏轼都能抱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卑不亢地与其交往,所谓“吾观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但是在污浊的官场,这样的乐天派心态迟早是要吃亏的。

而王弗就深谙此点。她虽然性格低调,但却有着一颗玲珑心思,对于人情世故出人意料的熟悉。

丈夫会客时,王弗常常在里屋听着,客人走后出来指点一下丈夫。比如某位官员明明与苏轼并无交往,却和他过于熟络,恐怕绝非真心。后期苏轼的政敌章惇也曾被王弗向丈夫警告过,说章惇心术不正,日后必是大奸大恶之人。

十年如梦

有着王弗的辅佐,苏轼的政治生涯也可以说是过得一帆风顺,只是快乐的日子终究是短暂的。王弗与苏轼结婚七年后就染病去世,留下了年仅六岁的孩子。

对于王弗的病逝,苏轼虽然在史料和祭文上并没有表现得极其失态,但是他对于发妻的无限思念却是无时无刻的。

以至于整整十年后,还会因为梦到发妻而破防。“夜来幽梦忽还。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苏轼这饱含着思念和追忆往昔生活的词句,看到他对于妻子的绵绵深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qg/1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