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有观念里,吃东西,新鲜的总是更好的。

新鲜蔬果比罐头好,鲜鱼就比咸鱼更受欢迎,小鲜肉就比老腊肉们更有观众缘(也并不一定)……

咳咳,但是有一样小食,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养生滋补品——陈皮

陈皮,还是老的好

对“陈皮”两字有明确注解,首见于清代后期《本草害利》。

“广东新会皮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福建产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陈皮常常以产地命名。

作为美食界的老腊肉,陈皮储存的时间越久,香味越好,这是因为橘皮中的辛辣味道已经被缓和了,因此入药作用更好,故称作陈皮。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超过四十年的陈皮,一斤的市价高达十万元。

其实在生活中,陈皮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无论是药物、入膳、还是生活里,都可以发现陈皮的身影。

陈皮,还是跨界咖

首先,陈皮可以入药。陈皮加水煎汤,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喝,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陈皮放入锅中用水煎煮,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身体发汗,同时还能够快速令身体恢复健康。

其次,陈皮可以入菜。

在江门新会地区,最常见的陈皮菜式莫过于陈皮骨,挑选排骨要挑扁骨,才会好吃。

陈皮的香气渗入排骨中,令炸过的排骨吃起来外焦里嫩,又酥又香,油腻感大大减少,老少咸宜。

不过,对于热爱食疗的人来说,一碗陈皮水鸭汤,才是滋补的最高境界。

没有多余的修饰,陈皮的香味,已然成了最精彩的部分。在这个干燥的季节,一碗清香甘甜的热汤,不仅肠胃,整个人都会温暖起来。

以美食为天的岭南人当然也不会忘记把陈皮加入美食的制作。

陈皮往往不是主菜,却能令主角大放光彩,陈皮宴是这里最负盛名的出品。

陈皮的口味比较清爽,搭配马蹄丝、兰豆丝、芽菜、虫草花等十几种材料,一道美味凉菜七彩陈皮丝就完成了。

陈皮,还是非遗味

岭南文化的名片之一的新会陈皮,作为“广东三件宝”之首,既是岭南最为常见常用之物,也带着岭南文化的深深烙印。

新会作为陈皮的地道药材产区,种柑取皮的历史始于18世纪。低调、朴实,根植于泥土,却经炮制成为流传千年的地道药材。

作为非遗,未等濒危,已开发出各种创新,年轻人也热情回归,争相加入非遗传承的大军。

年,新会陈皮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独特的陈皮制作传统技艺——新会陈皮制作技艺,被列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皮,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个代表着家乡的符号,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是大自然的馈赠。

如今,每到新会柑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要晒上一些,也有不少老饕循着味道来尝味,非遗说起来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qg/1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