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杂志文章《安化县黑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考》,原文刊于《现代商贸工业》(国内统一刊号:CN42-/T;国际标准刊号:ISSN-)年34期。 文秋林、谢芬芳、杨大庆:三人均为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教授。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必须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作用。黑茶是安化县首屈一指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议在做大做强黑茶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政企双方共同努力,推进茶旅文一体化发展,将黑茶产业打造成安化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安化黑茶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作用。黑茶是安化县首屈一指的特色优势产业,安化“千两茶”闻名于世。近年来,安化县围绕做大做强黑茶产业和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拟就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期望更好发挥安化黑茶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安化黑茶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定位 (一)安化黑茶——颇具安化神韵的特色产业 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湖南省进入联合国展馆的产品只有两类:一是湘绣,二是湖南(安化)黑茶。为深入了解黑茶,湖南省委党校《安化县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多次走访安化境内的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系统了解安化黑茶生产制作工艺,发现其确有独特之处。以“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为例:“千两茶”的主要原料是黑毛茶;黑毛茶加工工艺不算复杂,但其对鲜叶的品质要求非常高;而安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生长在这一区域的茶树品质优良、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千两茶”在精选优质黑毛茶原料基础上,经过烘、蒸、装、勒、踩、凉置等多道工序,精制过程技术含量很高,其水分高低、温湿度控制均有精确物理指标,该制作工艺成为黑茶制作技艺的国家标准,同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千两茶”中有一项处理工序,将毛茶在七星灶上用松木烘烤,产生独有的松烟香,香味弥久不化。“千两茶”的踩制环节更令人震憾,踩茶由七个健壮有力的男子共同协作,经过踩压、木压、抽紧、压条等多次反复,单个千两茶的踩制耗时至少20分钟。之后还要再捆扎、堆放、干燥。 (二)安化黑茶——充满发展前景的健康产业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安化黑茶产品丰富,主打产品包括天尖、贡尖、生尖、茯砖、黑砖、青砖和千两茶。黑茶不仅口感滋味好,保健效果也很独特。以“茯砖茶”为例,其制作工艺过程中会自然发酵生成“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这种黑茶里独有的金花富含18种氨基酸,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用于辅助降血糖、血脂。新疆、内蒙等地一直流传“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他们喝的就是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史载安化黑茶起源于秦朝,兴起于唐代,繁盛于宋朝,至明、清时期被定为贡茶,同时被定为官茶远销西北。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保新疆、内蒙等边区人民正常生活需要,国家有关部委确定由湖南益阳、安化的一些厂家生产茯砖茶,70年来从未间断。如今,生活在内地的人们也因受困于“三高”疾病,纷纷加入品饮安化黑茶的行列,使安化黑茶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安化黑茶还具有收藏功能,不用担心产品过期,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能够升值,因而引起众多投资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pz/11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运福浓浓乡土情小话剧渭南文艺
- 下一篇文章: 探访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让生态生金人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