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陇右草堂

常年执行保障任务的高原官兵身上折射的以苦相伴、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足以融化青藏高原积淀的冰雪,成为战胜青藏高原各种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藏高原之行潜移默化之中对我影响很大,我在军旅生涯中多次遭受坎坷险阻、人为排挤、政治生态变化带来的创伤,每当这时,我便想起唐古拉山曾经历的艰难险阻,我都泰然处之,对之无比鄙视,不屑一顾。

无疑,这种精神动力已经融入血脉,成为战胜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地方的力量源泉!

想到这里,一下子豁然开朗,头痛头晕也已抛于脑后。我不知道是精神的力量使我激情四射,还是远离唐古拉山,高原反应减弱,让我青春焕发。也许人生的痛苦和奋斗,成功和失败,都如过眼的云烟,说来就来,说走即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也许黎明曙光到来之前,咬紧牙关挺过去,一切苦难悲伤就会抛至九霄云外。然而,面前经受过生死考验与内心煎熬的唐古拉山,却留下深刻的回忆,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蕴藏其中的道理。难道面前巍然矗立、海拔多米的唐古拉山,远离尘世纷扰,远离人间喧嚣,却成为朝圣者们人间净土和心灵芳草地的原因所在,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离别的时光里,懵懂的思考和万千的思绪奔涌而来,带着思绪遥望雪域高原绿色的背影,留下很多奇绝与壮美、纯洁和庄严的感叹,收获很多文明的考究和思想的顿悟。《西藏新志》记载:“自唐以来,皆行此路,然土地荒凉,寂无人烟,行旅之人,时有燃料缺乏之虞。”

科学家在唐古拉山做过试验,人坐在这里和上海背斤东西走路所消耗的体力差不多。中华文明五千年,华夏儿女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却在这里难以繁衍生息,这就是她的伟岸挺拔之处。15年后,我亦在内心深处发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叹。

有人说:“人躺在青藏高原也是一种奉献”。来唐古拉山前,我丝毫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来到人烟罕至、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的唐古拉山,千年冰雪与我相伴,暴风、暴雪变幻万千,气候恶劣,异常寒冷。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青藏铁路通车前,躺着是来不了青藏高原的,青藏高原不会让你安静地躺下去,这里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躺着爬起来,要么躺着倒下去,再也别起来。在气候恶劣的唐古拉山,高原雪莲任凭风吹浪打,毅然从岩石狭缝钻出来,势如破竹,傲然挺拔高原,哪怕无人问津、无人牵挂,也要以顽强生命在雪域高原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生与死距离很近的唐古拉山,高原官兵源源不断地运送物资进藏,他们宁愿倒下去,爬起来,宁愿倒下去,生命终止,也要把物资送到拉萨!他们如同雪莲逆势生长一样,不仅绽放在圣洁的高原,也绽放在我的心中!

我那兵之初练就的牺牲奉献精神,高原之行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生命的价值也在恶劣环境中得到真实的体现。我曾无数次梦中来到唐古拉山,看到雪莲的生长,想起环境的变迁,无论时空如何变化,我也要保持雪莲的品格,不因荣华富贵而迷失双眼,不因名利得失而盲目追随,也不因艰难险阻放弃前进步伐,我要勇敢做回自己,成就人生的价值,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的世界很小,哪怕一滴水也要滋润人间;我的世界很大,哪怕胸怀辽阔的雪域高原,也不迷失自我,做心中的那朵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pz/1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