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参加过寺院的法会,可能见到大殿内香案上摆放着各种花果,很多善信在家中设佛堂,也会在佛前供花果。但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真实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起装饰作用吗,还是像有些善信所说,是为了以花果的香气供养佛呢?其实,佛门中的一切法器、供品,都起着表法的作用,我们应当透过表象,看到它们所代表的佛法义理。花果不仅起到庄严道场的作用,另外它所表法的,就是“因果”。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对佛法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能说几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类的话。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又常心怀侥幸,在生活中做一些自欺欺人的事情。那么,佛门中所说的“因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阿含经》云:“诸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龙树菩萨称“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世间万有,都是因缘和合,因果即因缘果报。譬如一粒种子为“因”,如果没有土壤以及雨露阳光为“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凡事有果必有因,将花果摆在佛前,就是为了时刻提醒学佛人,牢记“因果”两字。因果不空,唯人自欺。譬如世人多贪求财富,但是钱财也不离因果。《华严经》有言:“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施故,后必得安乐。”布施是钱财的正因,努力工作、诚实经商是钱财的助缘,两者缺一不可。所以,生活中可能见到很多人在奋斗,但是事业上却难有起色,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是忽略了布施助人。当然,也许有人会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因为现实中不乏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之人,而且也很“风光”。但是不要忘记,通过歪门邪道得来的,终究不长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巴结有权势的人,彼此相互利用。倘若有危难来临,身边真正能帮扶你的贵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是“树倒猢狲散”。这就是因果,在追求钱财时种下的恶因,日后必定也有恶果。《地藏经》中说,“众生各有宿世因缘”,过去的因缘,让我们有了如今的果报。所谓“因果不可改,定业不能转”,因缘会遇,果报成熟时,再沉浸在这个果中已经毫无意义。但这并非让我们听天由命,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想要把握未来,就要把握当下。即便现在处境艰难,重新种下善因好缘,未来同样可期。诸佛如来,因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学佛,就是学佛的“知见”,以佛的智慧来洞悉一切,而“因果”则是让我们悟入佛智的基石。供花果时能牢记因果,深信因果,就能防非止恶,修一切善法。果然如此,则事事如意,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gx/1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