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田草害加重的原因

及防控对策

一、稻麦田草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分析

1.稻麦田耕、种方式多样,秸秆全量还田,农田生态条件有利于杂草的发生。杂草种类多、发生期长、发生量大。

江苏水稻以机插秧和直播栽培为主。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大苗移栽田,水稻机插秧田杂草的发生期达30天以上,发生量是传统人工栽培的3?4倍,而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期长达40天以上,发生量传统栽培田6?7倍。稻麦田主要危害杂草种类分别达十多种,同一块有多种类杂草种群同时发生危害。如果不采取防除措施,水稻机插秧栽培田产量损失50%以上,水稻直播稻田会颗粒无收。稻田发生和危害的主要禾本科杂草有稗属杂草、马唐属杂草、千金子,阔叶杂草有鸭舌草、耳叶水苋、多花水苋、丁香蓼、鳢肠,莎草科杂草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日照飘拂草、扁秆藨草、野荸荠等。

稻茬麦以少(免)耕种植为主,部分地区有稻套麦,由于不能通过机械耕作充分灭茬控制已出苗杂草,加上水稻收获期偏迟,小麦播种和生长前期常遇多变天气条件如连阴雨、寒流等,烂耕烂种现象非常普遍,为杂草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大。稻茬麦田发生和危害的主要禾本科杂草有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硬草、早熟禾,阔叶杂草有猪殃殃、繁缕、牛繁缕、荠菜、大巢菜、灰绿藜等。

田埂杂草向田间蔓延危害迅速,其主要代表,稻田杂草有稻李氏禾、双穗雀稗、碎米知风草、金色狗尾草、水竹叶、半边莲等;麦田杂草有多花黑麦草、鹅观草等。

2.抗除草剂杂草种群数量和危害面积增加迅速,防除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有效控制草害,单一除草剂或混配剂多年连续高强度使用,多种主要杂草对几类常用除草剂已产生明显抗性。

、年全省多点取样测定结果:江苏省水稻田71个稗属杂草种群中有25个种群对激素类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产生明显抗性,14个种群对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产生明显抗性;22个千金子种群中有9个种群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产生明显抗性;16个鸭舌草种群中有4个种群、14个多花水苋(含耳叶水苋)中有4个种群、8个丁香蓼种群中有1个种群对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产生了明显抗性;8个异型莎草中有1个种群对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产生了明显抗性。

麦田41个菵草种群中有22个种群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类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产生了明显抗性,10个对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了抗性;11个看麦娘种群中4个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产生了明显抗性,5个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了抗性;19个日本看麦娘种群中6个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产生了明显抗性,7个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了抗性;19个猪殃殃种群中13个对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苯磺隆产生了抗性,3个对激素类2甲4氯钠盐产生了抗性;12个繁缕种群中4个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8个荠菜种群中5个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

稻田稻李氏禾、毛马唐、金色狗尾草等对常用除草剂不敏感杂草种群发生危害面积逐年加大。

3.杂草自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变化,避开化学防除适期发生危害。

菵草是我省麦田最主要的恶性杂草,一般通过播后苗前土壤封闭或苗后(麦苗拔节前)茎叶处理防除能控制其危害,近几年麦苗拔节期后有菵草出苗,小麦成熟前抽穗,形成危害。主要禾本科杂草千金子、马唐,水稻生长前期土壤封闭或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可控制危害,但近几年在水稻分蘖末期(晒田期)大量发生并形成危害。

4.气象条件常不利于化学除草措施的实施。

我省水稻的播种或移栽期常处于梅雨季,前期化除(封闭处理)难以实施或因排水保苗化除效果差;梅雨季结束后常年高温干旱,中期化除因没有水层配合,效果也很难有保障。麦田播种偏迟,常遇连阴雨、寒流或干旱,前期封闭化除不易实施或实施后效果差。越冬期低温期大多数茎叶处理除草剂安全性下降,一般不能进行化学除草,而冬后早期常遇连阴雨或倒春寒,施药窗口期短易错过施药适期。很多麦田化学除草在麦苗拔节期甚至麦苗拔节后进行,除草剂用量大,成本高,保产效果差(草苗共生期3个月以上)。

5.规模化种植面积过快增大,田块质量(平整度、保水性能)、施药时间、施药器械和质量没有保障,化学除草的综合效果下降。

近十年来,农村大面积农田流转集中种植,其目的是将土地资源集中于少数耕种能人,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有很多土地的流转达到了这些目的,但仍有较大面积土地没有能流转到懂技术、会管理的耕种能人手上,许多种田大户缺乏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导致耕地质量(平整度、保水性能),施药质量(亩用水量、均匀性)下降,草害防除效果差。

END

来源:农技耘

编辑整理:张家港农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rih.com/qjzbm/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