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了那么多假林徽因,我还你一个真的
作者:拾遗 来源:拾遗(ID:shiyi)本文已获授权 多年来,林徽因一直在被误读,以至于很多人大骂她是“天字第一号绿茶婊”。但是,当我们细细去查阅各种资料、典籍、书信与回忆录后,发现她根本不是什么“绿茶婊”,她是一片真正的“人间四月天”。 ——兹心 01 年出生的林徽因, 有一个并不算快乐的童年, 因为心爱的父亲并不宠心爱的妈妈。 其父林长民是清末有名的大才子。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 林长民就被推举为参议院秘书长。 而其母何雪媛却极其平凡, 缠小脚,没读过书,不懂琴棋书画。 显然,这桩婚姻实在不能算是般配, 两人呆在一起基本没什么交流可言。 接下来发生的两次意外让何雪媛彻底失了宠。 何雪媛本来生育了两女一子, 但一场大病,夺走了襁褓中的儿子。 随后又一场大病,又带走了另一位女儿。 只有林徽因幸运地活了下来。 公爹着急了:“咱林家不能断了后啊!” 于是便让林长民赶紧又娶了一房小妾。 小妾性情乖巧,又一连生了几个儿子, 便从此得了林长民欢心,成为“桂林一枝室主人”。 而何雪媛从此就被遗忘在冷僻的后院, 过着分居的生活,整天以泪洗面。 徽因偶尔去前院找异母的弟弟妹妹玩, 回来就会被母亲狠狠数落半日。 跟着母亲住的徽因,活得抑郁而黑暗。 将她从黑暗中拯救出来的是书, 忠厚和蔼的姑姑林泽民让她学会了识字, 识了字的徽因便泡进了满屋藏书里。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非常贴切绝妙: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读书,不但驱散了徽因心里的抑郁, 也壮阔了她的格局,让她变成了莲花。 那时,父亲忙于政务而常年奔波在外, 小小的“书虫”便成了家里的通信员。 徽因六岁就开始代祖父给父亲写信, 这些家信如今虽然都已寻不得了, 但所幸家人还保存着一批父亲给她的回信。 最早的一封回信,写于徽因七岁那年: “春深风候正暖,庭花丁香开过,牡丹本亦有两三葩向人作态,惜儿未来耳……” 七岁便能读懂父亲这般字句的书信, 可见徽因读书之广专注之深。 年,徽因全家随父亲定居北京, 她被送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 徽因那时虽只有12岁,却在同学中一望而皎然。 林清弦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 此语用来形容徽因,倒是极为妥帖。 那一望皎然的优雅,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02 由于聪慧,徽因特受父亲宠爱。 年,林长民被派往欧洲考察访问。 这次长时考察,他便带上了徽因。 “多增长见识,开阔胸次怀抱。” 这年9月,徽因考上了伦敦圣玛丽学院。 因为父亲需赴欧洲各国考察和开会, 徽因便常常一个人独守伦敦。 独居的日子,是那样的孤独和惆怅。 后来,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回忆说: “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 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事情发生, 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 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 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徽因异想天开地做着美梦, 可万万没想到,那个人真的就来了。 徐志摩 这一年,徐志摩也来到了伦敦。 “我想跟随罗素学哲学。” 到了伦敦才知道,罗素已被剑桥开除, 有些失落的徐志摩, 只好选择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于是,24岁的志摩和16岁的徽因, 像老天安排似的无可避免地相遇了。 初见她时,志摩全身一震, “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 他的五脏六腑被月色晕染了个干净。 初见他时,徽因眼里便起了涟漪: “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 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 于是,志摩开始找各种理由到林家作客。 与徽因一起坐在康桥柳树下看夕阳, 一起看夕阳下闪着金波的潺潺流水, 在潺潺流水边谈文学、谈诗歌…… 志摩后来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 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 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林徽因、徐志摩与泰戈尔 但这一春随着张幼仪的到来而早早结束了。 年3月,张幼仪来到了伦敦。 她是徐志摩发妻,并已育有一子。 徽因万万没想到“原来竟是这般情况”, 站在张幼仪面前,她有些惊慌失措: “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 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 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 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那几日,徽因茶饭不思, 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掉泪。 最终,她做了一个狠狠的决定。 徽因对父亲说:“我很想家,想故乡,想马上回国。” 父亲什么都没问,他心如明镜。 她没有去告别,只给志摩去了一封信: “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 这原也无可厚非。 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 她待您委实是好的, 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 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 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 徽因就这样降下了帆,拒绝了大海的诱惑。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03 回国后,徽因继续在培华女中求学。 而林长民立马去找了好友梁启超。 他喜欢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 梁思成虽然个子瘦小,但才思敏捷。 喜爱绘画,是《清华年报》美术编辑。 喜爱音乐,是清华管弦乐队队长。 喜爱体育,得过校体育运动会跳高冠军。 外语甚好,译过王尔德《挚友》等作品。 而思成几年前便见过徽因, 对其才华与容貌甚是心仪。 梁启超与林长民便在家长层面敲定了这门婚姻。 但这个敲定,不是勉强,可以变更: “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 于是,徽因和思成便开始了正式交往。 加速这场恋爱的是一场意外车祸。 年5月7日“国耻日”这天, 思成和弟弟思永上街参加示威游行, 结果被一辆车撞飞,满身是血。 那些日子,医院服侍, 揩面檫身,把思成照顾得无微不至。 因为频繁接触,两人感情便如火箭般蹿升。 徽因与思成 思成原本计划年赴美留学, 因为这场车祸,便只得再推迟一年。 这一推迟,正好等到徽因中学毕业。 于是年,两人便比翼双飞, 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到了美国,思成问:“你想学什么?” 徽因答:“建筑学。” 思成问:“一个女孩子怎么想学这个?” 徽因眼里闪着光:“因为中国有那么多好建筑,但是却没有现代建筑科学。” 思成原本想子承父业,钻研西方政治, 但他被徽因眼里的光芒打动了:“那我也学建筑。” 哪知思成选了建筑系,徽因却不能。 因为建筑系不招女生。 徽因便只好采取“曲线救国”, 在美术系注册,但选修了建筑学全部课程。 年,两人双双以优异成绩毕业。 年3月,两人在渥太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那天,思成问:“为什么选择我?” 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结婚时,徽因穿着自己设计的礼服 在此之前,徐志摩干了一件大事, 在报纸登了个《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通告》, 向全中国宣告:“我们俩离了。” 他想借此挽回林徽因的心。 但徽因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思成。 她对此说过一句很理性的话: “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 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 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 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 徽因写过一篇叫《九十九度中》的小说, 而她就是九十九度的女子,离沸点永远差一度。 减掉一度感性,增加一度理性。 徐志摩虽然多才,但是更多情。 “而女人想要的,毕竟是一份现世的安稳。” 嫁给一个人,便是嫁给了一种人生。 所以,徽因最终选择了踏实可靠的思成。 而这个选择,避免了她成为另一个“张爱玲”。 有句话说得好:“女人越理性,活得越高级。” 你可以保持九十九的热度, 但要想活得美,请把最后一度感性换成理性。 04 在感情问题上,林徽因被多部传记误读, 以至于很多人骂她是“天字第一号绿茶婊”。 被误读的第一件事情:八宝箱事件。 年11月19日早上8点, 徐志摩坐上了“济南号”邮政飞机, 赶着去参加当晚徽因在北京举办的建筑艺术演讲会。 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志摩不幸遇难。 随后,就发生了著名的八宝箱事件。 凌叔华对外宣称:志摩一死,林徽因就跑去她家里,争抢徐生前交予她保管的八宝箱。 “因为箱里装着志摩珍贵的文字手稿,还有林徽因和志摩之间见不得光的爱情书信。”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让徽因备受指责。 但真相并非如此,后来胡适专为此事撰文说明: 志摩死后,胡适作为文坛领袖, 便牵头收集他的遗作以备出版。 胡适找到徽因,请她出面编撰目录, 并让凌叔华把八宝箱遗物交与徽因。 结果凌叔华私自把徐志摩日记扣下了, 所以徽因才上门去问“可否让我看看”, 凌不给,所以才发生了争执。 最后胡适出面,才把日记要了回来。 “里面压根也没有什么见不得的东西。” 被误读的第二件事情:电报门事件。 上海老文人陈巨来写过一本《安持人物琐忆》, 书中记载了一段陆小曼告诉他的往事: 说有一天,林徽因给徐志摩发来电报: 大意是“我孤独苦闷,希望你写信安慰我”。 于是徐志摩就跑去电报局发电报。 哪知工作人员说:你是第五个给她发电报的人了。 徐志摩气得差点喷血。 陈巨来文章一传开,很多人大骂林徽因: “太浪了,四处招惹男人,玩弄男人。” 但事情的真相是—— 年,国内局势动荡。 身在美国的徽因担心国内几位朋友的安全, 便写信说:“……给我一个快电,单说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宽。” 真相仅此而已,只是问安,那有什么挑逗。 如果是挑逗,张歆海收信后就不会感叹: “我没希望,志摩比我更没希望了。” 被误读的第三件事情:金岳霖事件。 被多部传记共同提到的一个情节是: 年,金岳霖对徽因说:我还有机会吗? 林徽因随后找梁思成倾诉: “我苦恼极了,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才好。” 梁思成非常痛苦,仔细思量后说: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徽因没有离开他,说了那句著名的话: “你给了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金岳霖知道后,对徽因说: “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应该退出。” 三人从此终身为友,毗邻而居。 这些故事情节纯粹就是扯淡, 年时,林徽因已身怀六甲。 而这年,金岳霖正在美国进修数理逻辑。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 其中讲到一个情节: 林徽因去世多年后,金先生有天宴请好友。 众人大惑不解,金先生大声宣布: “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举座好友,尽皆唏嘘不已。 后来有人请金先生为《林徽因文集》写一段话, 金岳霖想了半天,一字一顿说: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 我没有机会同她说的话, 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不说,才是金岳霖先生爱情的格局。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仓库, 储着许许多多的经历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人要不被这些纷杂的库存乱了人生分寸,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心里建造不同的抽屉, 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置与存放。 爱情的归爱情,友谊的归友谊,社交的归社交。 如此,心才会整洁、豁达与富有。 人活起来才方向明确,游刃有余。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心多抽屉的女人。 所以对梁思成执着,对徐志摩果断,对金岳霖尊重。 她不是什么绿茶,她只是心多抽屉。 她对人既重情重义,但又有原则分寸。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磊落坦荡,这才是林徽因的格局。 05 年,徐志摩坠机身亡后, 梁思成火速赶往现场处理丧事, 并从现场带回来一块飞机残骸, 交给哭红了双眼的林徽因。 林徽因便把残骸一直挂在了卧室。 朋友问思成:“你就不介意吗?” 思成说:“徽因若不重情,反倒不值得我爱了。” 思成不一定有徐志摩的才华, 也不一定有胡兰成的浪漫, 但他是一个胸中有大海的男人。 年,两人从美国归来后, 双双奔赴东北大学,创建了建筑系。 徽因身体不好,一直有肺病。 后来日本侵华,两人便逃往西南任教。 逃难途中,徽因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在湿冷的李庄,她卧床难起。 什么都不会的公子哥儿, 学会了侍弄火炉、炖汤做菜, 学会了输液、打针、煎药、消毒。 医生说:“肺结核要隔离治疗。” 思成不同意:“哪有什么可隔离的。” 于是,他自己也染上了肺结核。 为了徽因,思成宁愿低到尘埃里。 徽因爱美,他就为她做了一面仿古铜镜。 从雕刻、铸模到翻砂,每道工序都亲自经手。 并在镜子后面,刻下一段情语: “徽因自鉴之用。民国十七年元旦,思成自镌并铸,喻其晶莹不珏也。” 27年婚姻生活,他一直奉她为女神。 他说:“我怎能负了她的选择。” 06 他不负她,她也一样。 抗战爆发后,他们举家逃难西迁。 “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 思成在建筑学问上是个大家, 但在逃难学问上却是个白痴。 于是,重担便落在了徽因身上。 两人的女儿梁再冰后来回忆说: “有一次,事先没有警报, 日本轰炸机都到了头顶上, 爹爹还以为是中国飞机呢, 妈妈立即抱起小弟,搀扶着外婆往楼下跑。 当时整个楼房震动,到处都是碎玻璃。 当我们跑到楼梯拐角时,又一批炸弹落下, 抱着孩子的妈妈在刹那间被震到了院子当中。” 徽因带着一家老小,从天津坐船到青岛, 再坐火车经济南、徐州、郑州到汉口…… 后来,徽因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们把中国所有的铁路都走了一段。 由天津到长沙共计上下舟车16次, 进出旅店12次,为的是回到自己的后方。” 抗战八年,她从千金小姐变成了糟糠妻。 “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的典型,租到两间屋子烹调,课子,洗衣,铺床,每日如在走马灯中过去。” “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执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 “夜里,给孩子们讲解庄子《解牛篇》和《唐雎不辱使命》等经典,教他们读诗,为他们领读英文作品。” 在颠沛中,梁思成的皮尺掉了。 皮尺是测量古建筑的必需工具。 思成整天愁眉不展,沉默不语。 徽因瞒着他,偷偷跑去昆明黑市, 用23元法币买了一条皮尺给他。 要知道,她在云南大学教一月书,工资才40法币。 她就这样竭尽所能地做着妻子和母亲。 但八年操持,她健康尽毁。 抗战结束后,美国医生里奥给她做了检查: “两肺和一个肾感染,存活期约为五年。” 年,她摘除了这个被感染的肾脏。 朋友费慰梅感叹:“原本你是那样的温柔。” 林徽因笑着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爱,不仅是诗文章句里的喧哗, 更是付诸行动的关怀与陪伴。 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 07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美国求学时, 他每次去找她,都要等上二三十分钟。 “她爱打扮,对面容、发式、衣袜,哪处都不肯草率。” 若不打扮到满意,决不会走下楼来。 思成的弟弟思永为此写了副对子调侃他们: “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 徽因不但婚前爱美,婚后也爱美。 在逃难西部的火车上,虱子咬得不行。 她爱美,不好意思把手伸进衣服里抓, 结果全身上下肿起了大大小小的红包。 她不但健康时爱美,生病了也爱美。 病再重,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 她的一生之敌林洙这样叙述生病的她: “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了, 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 她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 活得要美,这就是林徽因的追求。 林徽因画作《故乡》 不但富裕时要活得美,贫穷时更要活得美。 在长达九年的抗战颠沛生活中, 即便租住在最偏僻简陋的房里, 她也没有被艰苦的生活所打败。 她去旧货店淘回老家具和旧书, 将野外废弃的粗木地板拾回来铺在地上, 在靠窗的墙上做一个朴素的小书架, 再在下面的木凳子上铺上一些饰布, 并给家里的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野花。 再累再艰再穷,她也要房子装点得“欣欣然”。 她常常在夜晚写诗,还要点上一炷清香, 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 在清风飘飘中吟咏琢磨美丽的诗句。 年,儿子梁从诫出生后, 她为他写了那首著名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混乱年代里,任何事都无法改变她的积极与乐观。 她说:“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生活再艰难,她也要奋力活出人的样子。 林徽因书法 08 林徽因说过一句有名的话: “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所以,她不愿成为“梁思成太太”, 她要做一个独立的林徽因。 很多人称zan她貌美,对此她回应: “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 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 日本学者断言:“中国没有唐代古建筑。” 林徽因闻言就怒了:“我就要去找出来,省得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 她和思成一起,开始了中国古建筑考察路。 年夏天,在山西豆村, 徽因和思成举目前望,发现一座恢弘殿宇。 这座殿宇就是现在著名的佛光寺。 两人奔向殿宇,在梁下支起高架, 清洗梁底尘垢后,一行字迹显现出来——“功德主故左军中尉王”。 徽因高兴得手舞足蹈:“终于找到了。” 年到年,两年走遍大半个中国, 考察测绘了数百处古建筑物。 然后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年,北平解放前, 中共领导找到两人索要了此书, 并以此为蓝本确定了《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一说到“中国建筑史”, 很多人就只记得思成,不记得徽因。 其实,思成多本书都是在徽因帮助下完成的。 “我擅画图,徽因擅为文。” 所以思成说:“我的文章都是林先生润笔过的。” 徽因更是尤擅设计,中国解放后, 她参与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参与设计国徽。 “国徽的主要设计者是林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佑国说。 第二件:抢救景泰蓝工艺。 “她逛古玩城时,发现了濒临绝根的景泰蓝花瓶,便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景泰蓝抢救小组。” 第三件: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 “她负责设计了纪念碑底座的浮雕纹饰。” 而且,这三件大事都是在她“摘除一个肾、肺病咳血”的情况下完成的。 年,国徽挂上天安门后, 梁再冰留着泪感叹:“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 “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 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 实际上,我认为, 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徽因泉下若有知,定当奉他为知己。 其实,这也是她与陆小曼等的最大不同, 陆小曼始终是朵仰仗他人的菟丝花, 始终抵不住货真价实的辛苦, 始终离不开喧嚣纷扰的社交场。 但林徽因不一样,她是一位能耐寂寞的学者。 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 “别因为自己是女人,就禁锢了双脚。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 更是一个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立和智慧。” 09 年,日军占领贵州都匀。 梁从诫问母亲:“日本人要是打进四川,你们怎么办?” 林徽因淡淡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梁从诫急了:“我在重庆上学,你们不管我啦?” 林徽因说:“真要到了那一步,就顾不上你了。” 后来,梁从诫回忆说: “我被母亲的凛然之气震动了。 第一次忽然觉得她好像不再是妈妈, 而是变成了另外一个别人。” 如此刚烈,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年,美军要轰炸中国日占区。 于是请思成徽因绘制文物保护地图。 谁也不曾料到,美军最后竟收到了两张地图。 一张是中国文物保护地图, 一张是日本京都和奈良文物保护地图。 两人说:“也请保护日本的建筑。” 要知道,林徽因的弟弟就死于抗日战场。 她悲痛欲绝,写下了哀婉长诗《哭三弟恒》。 但现在她却向美军提出:“请保护京都和奈良。” 如此大气,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年,梁再冰考清华落榜。 林徽因按程序请人调阅女儿试卷后, 没有发现卷子中有错判、漏判情况。 女儿望着她,眼里充满乞求。 要知道,清华建筑系是思成徽因一手创建的。 而思成当时还是清华建筑系主任。 要开个后门,似乎是很容易的事。 但林徽因对女儿说了五个字:“不能那样做。” 如此格局,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年,北京城建,很多古建筑被毁。 很多学者不敢说话,林徽因却跑到市委, 满脸淌泪地说出了那句后来广为传颂的话: “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 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 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 “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 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如此风骨,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 更是一位极有气节的高级知识分子。 她是女人,却从不惺惺作态。 她不是男人,但有几个男人能敌哉! 学者陈占祥说:“不是不让须眉,简直是让须眉汗颜!” 10 年4月1日, 受尽肺病折磨的林徽因终于闭上了眼睛。 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 上面只写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追悼会上,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 联名为林徽因撰写了一幅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留下了那么多诗歌、小说、散文, 也留下了不少可载建筑史册的图文与设计。 但拾遗君觉得这些都不是她最好的作品, 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 能够让她成为民国女神范本的,也正是她高级的生活艺术。 这门艺术的核心就是——倾我所有去生活。 不管遇到什么流言、什么挫折、什么磨难, 林徽因始终是明朗、丰沛、欢乐、向上的。 她要竭尽全力倾尽所有活出女人之美生活之美。 同为才女,林徽因与张爱玲不一样, 张爱玲始终带着一种偏执、凉薄之气, 于爱情、于生活、于生命都是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闪耀着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 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她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也是拾遗写林徽因想倡导的——倾我所有去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们淹没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 *注:配图来自网络 回复“置顶”,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特别推荐: 这可能是最好的读书方式!慈怀共读活动,每15天共读一本书! 战胜惰性,行动起来 和数万书友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在慈怀读书会菜单栏“报名共读” 加入慈怀共读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慈怀共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rih.com/qjzbm/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杂剧西游铁扇公主原来是红孩儿的后妈
- 下一篇文章: 娱快讯Stephy分手大半年剖白睇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