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过渡的时候既敏感又危险,秋冬身体都在于此“过渡期”,所以:“过不好处暑,对身体很吃亏!”

《中国天文历》显示,北京时间23日6时20分迎来“处暑”节气。处暑,是炎热离开的时节。古语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有趣的是,在暑热天将结束之时,“秋老虎”仍会在节令的后期来一个“猛扑”,大家一定要多加意温度变化!

处暑简历

中文名:处暑

外文名:StoppingofHeat

代表寓意: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秋老虎,雷暴

风俗活动:放河灯、开渔节、泼水习俗

风俗食物:吃鸭子

三   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养   生:滋阴润燥

处暑·养生

Phenology

孙思邈说:此月“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勿冒极热,勿恣凉冷,勿发大汗,保全元气。

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凉至,是时候小补回来了。但还不能贴秋膘大补肉食,因为此时湿气较重,脾胃难以消化油腻的食物。下面介绍五行中“土气”很旺的一碗家常粥,最适合处暑天,送暑补气血。

处暑土气粥

小米绿豆南瓜粥

小米:黄色食物得“土气”最旺,养脾健胃。

南瓜:也是黄色食物,有排毒护胃的功效,补中益气。

百合:补金气、润肺气,定魂魄。是金秋要常备的重点食材,特别是秋天容易情绪低落,“悲秋”的人,可以通过固金气,让精神内守。

马蹄:即是荸荠。秋天感觉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时候吃几颗,热气立消,非常滋润。

绿豆:不挑体质,是很好的脾胃滋补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它一强,五脏六腑都跟着强了,气色、精神也都会好起来。

小米、绿豆适量、南瓜,百合20克、马蹄(荸荠)7个。

(小窍门:北方暑气小,燥气渐起,生活在北方的人小米稍多些,绿豆少些;南方湿热依然重,生活在南方的人绿豆稍多些,小米少些。)

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提前浸泡半小时,百合、绿豆先煮,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20分钟后放入南瓜、小米、马蹄同煮,30分钟左右绿豆、南瓜、小米软烂即可。

“夜不食姜,秋不食姜”

生姜是辛散的。如果夜里吃生姜,那就是天地之气都关闭时,还在拼命地去发散,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我们常用的煮姜汤治感冒的方式,在这个节气要慎用,姜枣茶也最好停掉。但“醋泡姜”是可以继续吃的,这就是有收敛作用的醋,将原本辛散的姜性变得平和起来。

敲打八髎:清除上半身毒素

Phenology

中医认为,刮痧膀胱经,可以排出毒素,让身体变干净。八髎穴是膀胱经的中枢,刺激它可以清除上半身的毒素,改善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症等问题,所以女性尤其要会利用这个穴位,八髎穴是女人的福音,刺激它可以活血、化瘀、消炎。

早晨起床后用手捶捶八髎,人才彻底醒过来,能感觉到阳气、气血冲破淤阻,向上升发。

到晚上可以再捶捶、搓搓八髎,及周边的臀部,因为在办公室坐一天之后,我们需要让膀胱经再次振奋,帮我们清除上半身的毒素。晚上捶打时跟早上的感受完全不同,有些疼了,但是那种很享受的疼。

物候·医生提醒

Phenology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是个多事之秋,建议调整起居,收敛阳气。下面是几位医生的贴心提醒。。。

1、当心呼吸道疾病

医院急诊科医生赵媚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这个时候,病毒易乘虚而入,借助呼吸道疾病侵入人体,尤其是老人、孩子、孕妇,小心着凉。除此之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发作。

防病提示:

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不要急着打针吃药。

2、给腹部盖个薄被子

医院门诊部主任宋志芳

俗话说"一凉值千金",但是要注意,天气逐渐凉爽,人体毛孔张开却不再排汗,湿气容易内留。因此也不宜再贪图凉快。晚上开着门窗睡觉或久居阴凉潮湿之处,都是感受寒湿的原因。

生活提醒:

  1.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2.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3、往后多睡一小时

医院教授王国玮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建议调整起居,保证睡眠充足,每个人最好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睡眠提示: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子午觉」的重要性,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

  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

4、萝卜不要吃太多

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

  处暑后,人体皮肤可能会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

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重,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

饮食提醒:

1.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

  2.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编辑:脆皮WEI

来源:健康必读(jkbd)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

长按







































瑗垮畞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
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鐨勫ソ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rih.com/qjzbm/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