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天是爱茶者的狂欢季。

对于茶叶行业而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并不是一句虚言。

大部分茶类最珍惜的那茬都是被春天承包的,茶农们每年的收益中,春茶也是占据最大头的。

古往今来,茶叶都扮演着重要的商贸角色,古有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现有暴利的智商税和微商卖茶妹。

茶叶不仅能喝,还能拿来割。

那么茶叶是如何从朴实的农产品一步步走上收割人们智商税这条不归路的呢?

第一,是复杂。

在中国,茶叶分成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六大类,差一个就能召唤神龙。

如果按生长环境、烘焙程度、工艺等再细化,还可以分出上百种品类。

复杂本身,就是门槛。

复杂之外,中国地大物博,茶产区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统计显示年我国茶叶总产量有万吨,同时每个品种的茶叶价格还会根据明前、雨前等不同时点来划分。

这不仅仅是复杂,更是难以标准化。

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茶叶,也会根据地区、产量、采摘时间进行千差万别的定价,想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几乎不可能。

因此,茶叶本身种类多,又是非标品,必然导致它定价系统的不完善。

第二,是茶的口味存在主观因素,难以评价。

什么是“好茶”?

有人定义是口感好,要浓而不涩,要回甘生津。

但口味这种事,从来都是玄之又玄,不同的舌头有不同的偏好。

你说妈妈的味道真的好吃吗?不是,只是习惯了,就该是这个味道。

口味是私人的。

有人就觉得百来块钱一饼的口粮茶就很带劲,也有人可能要西湖龙井御前十八棵才下得了嘴。

品味道这种事,根本没有谁对谁错。

但从商业角度看,没有标准,就代表可以价格歧视。

完全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效用,对茶叶进行差异化定价。

进而你会发现,同一种茶叶在茶商手上,他在不同渠道可以卖出不同价格。

第三,就是营销广告带来的高品牌溢价,三分买卖,七分吆喝。

消费市场从来不缺愿意为逼格买单的消费者,特别是对茶一窍不通又想装X的人。

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诞生了一群不惜成本做广告、炒概念的生意人。

茶叶市场曾火过一款叫“牛栏坑”的武夷岩茶,当时市面上的茶商都以卖它为荣,在各电商的茶铺也是镇店之宝。

牛栏坑确实是好东西,但问题是产量就那么点。

于是机灵的茶叶企业赶紧跑去牛栏坑圈地插牌子,作为在当地拥有茶叶基地的宣传,并推出各路眼花缭乱的大师茶、私房茶、名家茶。

所谓大师茶,有的纯粹只是请大师签了个名,但茶叶价格立马就可以上翻几倍。

这些营销套路下来,牛栏坑就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对标的价格也不再是同类其他茶产品。

加上很多人买茶除了自己喝,送礼也是重要使用场景,人情往来的必要也让高价茶成了刚需,甚至价标得越高,人们越愿意买。

还有最近电梯里无处不在的李宇春和李易峰。

为这两张脸,竹叶青花了6个亿与分众传媒签订了合作协议。

高频的宣传配合上档次的包装,以及一线城市的豪华店面扩张,想法直白得就差写成我,高端,打钱了。

茶价飙升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身属性的变化。

一些小众稀有的茶叶正从消费品变为收藏品。

当它还只是作为消费品的时候,尽管一些高端货价格略离谱,但整体是可控的,贵也超不出几千元一斤。

但当它升级为投资品和收藏品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有“普洱太上皇”之称的云南金瓜贡茶,作为普洱茶中的绝品,它曾以克35万元的拍卖价摘下“普洱史上最贵茶”的桂冠,光投保金额就达到万元。

价超黄金完全不是梦。

虽然这个梦蠢的可以,但大家开心就好。

2

拂去泡沫和营销套路,茶叶的真实价值到底怎么判断?

很简单,茶叶,本质上就是一种为大家提供咖啡因和维生素的农产品。

从产业链往回追,茶叶行业的上游是种植,涉及茶农和产茶基地,主要承担种植和采摘新茶角色。

但由于茶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模式,上游体系一直没有构建成形,加之茶叶讲求精挑细选,摘茶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很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年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采茶工均价为~元/天,并且还将继续推高。

而五万个茶叶芽头才能制作成一斤茶,可想人力需求之大。

可以说,茶叶的大部分成本都是人工成本。

茶叶原材料本身,真的很便宜,贵的是人工。

中游分为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

加工环节涉及生产商、深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品牌厂商,茶从农产品进阶为消费品,市场和品牌一直是软肋,在所有快消品中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品类。

这么多年也才出了吴裕泰、竹叶青这些为数不多能被叫出名儿的地区性茶品牌,可见传统茶企的综合实力之弱。

事实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的数据,得出结论是国内茶企以作坊式小企业为主,分散且规模较小有全产业链业务的大企业都屈指可数,更别说还去A股资本市场亮相。

究其核心,其实还是业内人士的改变动力不足,主要是茶叶商人。

注意,是茶商,不是茶农。

毕竟能躺着赚钱的事情,没必要用力。

对大多供应商而言,向一小撮土豪人士散卖高客单价的茶叶就足以活的很好,没有必要对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品牌化,也没有承担对应风险的理由。

而也正是茶叶行业长年处于这种“有品类无品牌”的市场环境中,才为行业乱象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助长了高端茶叶市场的鱼龙混杂和以次充好。

流通环节关系到贸易企业、电商、线下商超、茶叶交易会、茶庄,不同的渠道有各自的溢价逻辑,但最终都会转嫁到下游消费者身上。

捋完成本和加价环节,回归到茶叶本身的质量。

从原料到干茶,算上采摘后,还要经过炒茶、烘茶、除杂等重重工序,最后四五斤嫩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业内有一种简单粗暴的区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茶叶的方法:

按山头高度,越高越好。

高山茶产量比较少,主要是采摘环境比较恶劣,有的地方甚至连车都开不进,只能靠徒步,挨着一棵棵树的去找。

如果不看营销,单纯只看产地和采摘难度的话,其实茶叶是有一套检测标准的。

虽然口味因人而异,但是本身的成本是恒定的。

物以稀为贵,颠扑不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bm/1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