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概念    

鼻腔清洗的概念由西医学提出,介入在医学上一般指局部给药靶向治疗。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与现代鼻腔清洗介入原理相似的技术,就是我们熟知的鼻病外治方法,包括鼻腔取嚏法、灌鼻法、滴鼻法等。

中医关于鼻病外治方法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指出,五官九窍与人体脏腑经络息息相通,鼻是五官之一,专司呼吸和嗅觉,为肺之官窍,“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鼻与心肺相通,与全身经脉脏腑相通,所以,鼻病鼻治,内病鼻治,鼻腔给药治疗方法不仅能治疗鼻部和上焦病证,而且也能治全身各种病证。

      

  

历史渊源

中医鼻病外治方法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扁鹊就曾用塞鼻和熏鼻法治疗产后血晕,此法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大。隋唐时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对鼻病鼻治有详细记载和阐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鼻部疾病治疗方剂有数百首多,如“偏正头风,至灵散,用雄黄、细辛等份为末,每用字吹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外治宗师吴尚先(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对鼻病鼻治方法的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作用机理、药物选择、使用方法、主治功效、适应病症、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详细阐述,载有搐鼻、塞鼻、纳鼻、滴鼻、灌鼻、熏鼻、嗅鼻等验方数百首,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各种病症。

    

      解剖特点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关系密切。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从鼻部的解剖特点看,鼻腔内的黏膜表面面积相当大,约为平方厘米(普通手机大小)。鼻腔黏膜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主要感受嗅觉刺激,富含传导神经。呼吸部黏膜下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同时由于鼻腔内纤毛的不断运动,鼻腔极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不但能避免消化道和肝脏首过效应,还可以像静脉注射那样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鼻腔给药    

临床上常见的滴鼻剂、鼻喷雾剂等是鼻腔给药的具体应用之一,鼻腔给药制剂也是目前国内外医药学研究的热点。年6月在美国召开“全身性用药的鼻腔给药途径”专题研讨会;年12月在巴黎召开了“口颊及鼻腔给药作为静脉给药的替代”的欧洲学术研究会,标志着现代药学治疗中对这一给药途径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医院耳鼻喉科专家编写的《中医耳鼻喉常见病诊疗指南》(版),列入现代中医鼻病外治方法,包括滴鼻、蒸汽吸入、鼻腔冲洗、鼻腔塞药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撰写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与治疗指南》(昆明),鼻腔冲洗被列入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的首选、基础且最有效的手段。在欧美发达国家,鼻炎发病率居高不小,鼻腔清洗不仅是医疗机构的治疗手段,而且早已进入普通家庭,像刷牙一样作为日常保健方法被使用。

      鼻腔清洗      

医院,鼻腔冲洗(或清洗)已被广泛应用于鼻腔及鼻窦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包括急性和慢性鼻、鼻窦炎、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非特定的鼻腔症状(如鼻涕后流)、鼻中隔穿孔、鼻腔术后、鼻腔放疗后等情况。同时还可应用于普通感冒卡他症状的治疗。它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而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及疗效已被业界公认。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是由武汉大白小白鼻科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知名医药研发机构,基于世界最先进的脉冲喷雾式鼻腔清洗装置,科学选择中药/西药冲洗液,在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双重作用下,序贯、足疗程、系统治疗鼻部疾病的一项适宜技术。

鼻腔冲洗液有抗生素、抗病毒、抗过敏抗炎、抗组胺、中药等多种药物可选择,相比口服和注射,鼻腔冲洗给药,靶向给药,用药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化学药冲洗液作用机理

鼻腔清洗介入的化学药,与滴鼻剂、鼻喷雾剂原理类似,通过鼻黏膜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系统,或者是鼻病鼻治,改善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或高反应性疾病症状。

      

中药冲洗液作用机理

鼻腔清洗介入中药治疗鼻病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根据现代中医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鼻腔清洗物理治疗作用,机械地清除鼻黏膜上的微生物及过敏原,提高鼻纤毛的摆动频率,恢复鼻腔粘液-纤毛毯系统微循环生理环境;

二是鼻腔清洗介入的中药本身治疗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药物的刺激调节作用,如典籍上早有记载的取嚏法,就是利用中医“开、泻、通”原理,开启鼻应答反应,另外,芳香通窍的一些中药气味刺激作用于鼻嗅部神经,另一方面,中药组成成分里的化学介质,通过鼻黏膜吸收,迅速透过细胞屏障,与受体结合,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作用。

三是鼻腔清洗机械物理治疗作用和中药本身药物治疗作用,双重作用叠加下的综合作用原理。

            中医辨证

根据中医八纲辨证理论,将鼻病大致分为寒证和热证。鼻腔清洗介入中药疗法,是一种在使用脉冲喷雾式鼻腔清洗设备物理治疗鼻病的基础上,分别介入袪寒型鼻腔清洗液和清热型鼻腔清洗液,辨证施治,物理和中药的叠加综合作用下鼻病外治的一项适宜技术。它不但是对传统中医外治鼻病精髓的继承,鼻腔给药装置采用脉冲喷雾式,集中医滴鼻、灌鼻、熏鼻多种方法于一体,更是一项从理论到方法的鼻病治疗整体创新技术。

中医寒证特点:冷、白、稀、润、静,热证的特点:热、红、稠、干、动。鼻部诊断辩证要点,在于鼻塞、鼻涕、鼻音、鼻黏膜、嗅觉、头痛及舌苔七大要素,如,鼻涕清稀、黏膜淡白多属于寒证,鼻涕稠黄、鼻腔干燥、黏膜可见黄绿色干痂多属热证。

同一病症不同辩证,对应治疗方案也不一样。如,凡有鼻痒、喷嚏连作、鼻塞、水样鼻涕症状其中二项以上者,都可以怀疑为鼻鼽(西医属于过敏性鼻炎范畴),鼻鼽在中医辩证上,共有四类,肺气虚寒、脾气虚寒、肾阳不足、肺经伏热证,前三类鼻黏膜色淡或苍白,属于寒证,只有后者鼻黏膜偏红、肿胀、口干,属于热证。

所以前三类治疗方案要从散寒、健脾、补阳上着手,不宜用清热类药物,最后一类要从清肺通窍上入手,鱼腥草类药物清热解毒,但虚寒症最忌服用,千万不能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虚寒证鼻病。

      

如上所述,鼻病外治,首先是准确辩证,再对证用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证要用散寒祛寒类药物,热证要用清热类药物。鼻病多有鼻塞症状,故经典验方中都含有辛夷、苍耳子等芳香通窍类药物,上文讲到,辛夷苍耳子类药物宣通鼻窍,适用于风寒,更能通过药物本身刺激调节作用,改善鼻塞症状。鼻病外治验方,讲究君臣佐使,现代所谓的中药注射液,如鱼腥草注射液,只能起到西医上讲的抗菌作用,而不是真正的中药验方。

鼻炎是发病率高、反复发作频率高、发作人群广的疾病之一,也是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最常见、社区居民多发病之一。基层医生只有科学了解鼻腔清洗介入疗法,正确掌握中医鼻病辩证原理,对症对证施治,才能打造基层特色专科项目,更好的服务鼻病患者。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还请注明!!!

    

(鼻腔保健液)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白脉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rih.com/qjzbm/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