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请您来六榕寺过腊八节,礼佛祈福,
在六榕寺过腊八节 喜到初八腊月天, 门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 念佛声声结善缘。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依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一到腊八 就临近年节了 年味也便渐渐浓了 这一天 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我们到寺院礼佛、还愿、祈福 六榕寺的斋堂 已为大家准备好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一碗粥,一善缘 愿有情众生 觉悟自心、调伏烦恼 六时恒吉祥 (施粥时间:上午6:30开始,施完即止) 腊八粥与腊八节的由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太子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所以说腊八节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 据此,汉地的佛教寺院每年腊月初八都要予以纪念。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 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信众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而诞生了“腊八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jinzia.com/qjzpz/11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室法讯石室禅院举行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